番禺區慢性病防治站信息化建設體會
廣州市番禺區慢性病防治站 勞衛民*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現代醫院的發展方向,結合番禺區慢性病防治站的現
狀,包括病人就診不便,醫務人員工作繁鎖,信息交流閉塞,醫療差錯增多,管
理方式落后等等,強調了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介紹了該站信息化建設的基本情
況,包括臨床診療、藥品管理、經濟管理、綜合管理及統計分析等方面信息系統
建設情況,提出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體會:1. 醫院領導對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重
視程度是關健問題。2. 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原則是總體規劃、分步實施。3. 需要
醫院領導、各類專業人員與計算機工程技術人員協作攻關。4. 醫院信息化的另
一重要內容是建章立制抓規范。文章最后指出了今后發展的方向,要在醫院臨床、
管理等各方面進行全方位的信息化建設,建成一個具有番禺特色的、在全省慢病
系統中具相當規模的、與衛生現代化服務、醫療保障體系相適應的、安全可靠的
全站信息化體系,為社會提供全面、準確、及時、有效的衛生信息服務。
隨著信息技術在醫院的廣泛應用,醫院的現代化管理揭開了嶄新的篇章。醫
院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醫療、護理、醫技、藥劑、設備、科研教學、行
政后勤管理等各個方面。醫院信息化建設要從根本上實現醫院內人、財、物管理
的計算機化,支持醫療事務管理、醫療動態及醫療質量的宏觀監督與控制、部分
醫療儀器的數據自動采集,適合于醫院進行醫療改革、信息管理、決策支持,并
且符合醫院數字化管理的發展趨勢。目前傳統的經驗式的手工管理已不能適應當
今醫院管理的要求,因此建立一套以質量管理為核心、以標準化規范化管理為基
礎、以信息管理為手段、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工具的完善的醫院管理系統已勢在
必行。
針對目前形勢,番禺區慢性病防治站(以下簡稱我站)從2001 年開始探討
將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于臨床、管理等多方面,已積累一定經驗。現將體會總結
如下。
1. 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
我站創建于 1956 年9 月。從早期一間預防保健為主的小型醫療機構,經過
多年努力已發展為頗具實力的專科醫院,在皮膚性病、結核病治療等方面已成為
全省慢性病防治機構的一面旗幟,各項工作和業務都已走在全省同類醫療機構的
前列。
隨著業務發展,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現有的醫院模式已明顯落后于時代的發
展,主要表現在:
(1) 病人就診不便,患者在醫院就診時的大部分時間浪費在排隊等候上;
(2) 管理方式落后,大部分統計資料依靠人工完成,難以保障其準確性與及
時性;
(3) 醫務人員工作繁鎖,大量重復的文書工作消耗了醫務人員的大部分精
力;
(4) 信息交流閉塞,相關醫療信息未能及時查詢更新。
(5) 醫療差錯不斷,大部分差錯是由于醫療文書的辨認錯誤所致;
為適應形勢發展,不斷創建品牌形象和完善現代化醫療機構的管理模式,改
善就醫環境,為病人提供優質服務,我站把建立一個信息化的醫療機構當作基礎
工作來抓,以信息化促進醫院管理的現代化,以高科技提高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