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軟件技術要求
體檢軟件
一、基本功能要求
1、 在全院建立全數字化體檢信息管理系統,實現業務流程、體檢報告電子化管理,從而提高體檢效率,減少客戶等待時間,完善報告管理,杜絕報告流失,縮短報告形成周期,更好的為客戶服務。
2、 醫院體檢信息管理系統為網絡版,數字化。檢驗儀器、超聲、心電圖機等檢查設備能通過“數字接口”與體檢系統連接,直接傳輸檢查結果以及檢查圖像。
3、 體檢軟件含有LIS系統的數據接口,為實現檢驗科網絡化管理,和體檢系統實現檢驗數據的自動傳輸做準備。
4、 超聲科室、放射科建立影像管理系統,實現影像科室檢查的圖文報告以及存儲。
5、 心電圖室建立心電網絡系統,實現心電波形和結果的自動傳輸。
6、 實現與電子血壓計、電子身高體重儀的接口,檢查數據自動傳輸。
7、 針對各種體檢,建立并完善的健康檔案管理系統,實現數據的統一管理和歷次查詢。
8、 通過建立電子健康檔案,實現健康體檢數據資料共享,方便客戶及授權醫生的查詢,為醫、教、研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務。
9、 提供網上登記預約、短信發布特色服務。
10、 采用標準規范,操作簡便,適應性強,維護量小,實施速度快。
11、 有良好的售后服務體制,保證醫院實施期間及使用后系統的正常運行和修改。
12、 支持會員卡、IC卡等。
13、 采用技術有一定先進性,隨主流IT技術進步不斷更新,能滿足本院體檢中心工作需要,可適應不斷增長的體檢工作量。
14、 通過HL7、DICOM3、IHE標準與醫院LIS、PACS等系統實現數據交換與共享,通過網絡傳輸、提取檢查結果。
15、 強大的統計分析功能,滿足科研統計,為健康管理服務。
二、 主要模塊
1、體檢流程
(1) 預約登記
體檢團體預約、備單、分組,確定檢查項目,通過前臺體檢登記打印體檢指引單(指引單上有條碼);單位體檢完畢后統一結算,個人在確定體檢項目后即可交費。
(2) 科室分檢
各個科室體檢醫生通過條碼或磁卡掃描掃出體檢人在當前科室的檢查項目,依次輸入各個檢查項目的結果,科室小結,系統自動產生診斷和建議;如在檢驗、放射和B超科室時,可以通過圖文子系統和檢驗子系統獲取檢查信息或通過醫院LIS、PACS等系統實現交互。
(3) 總檢
各個科室結果全部錄入或產生之后,總檢醫生對體檢人員進行總檢,可以自動總檢,對體檢中的異常指標以顯著的標示予以提示,系統自動產生綜合診斷和防治意見。
(4) 打印報告
總檢完畢后,可以打印體檢人員的體檢報告,可以分簡單版、詳細版、分欄版、特殊版、目錄版等樣式打印;對單位團檢可以統計各種疾病的發病率等多種圖文并貌的報表。
(5) 查詢統計
根據多種查詢條件查詢科室工作量、醫生工作量、單累病種、疾病趨勢等多種信息。
2、基本功能模塊
體檢管理
1、預約登記 登記體檢人員的預約信息,對體檢人員進行事先預約
2、體檢登記 登記體檢人員的基本信息和體檢項目,可以從預約中導入,也可以批量增加或減少體檢項目
3、體檢檔案 查看、修改體檢人員的相關檔案
4、個人體檢收費 對單個體檢人員進行收費操作,產生個人收費結算單 ,并通過與HIS的接口程序將收費信息發送到HIS的門診收費系統中進行交費。
5、單位體檢收費 對團檢的單位進行統一結算,可以分實檢和預約登記兩種模式結算,類似于“個人收費”可以將產生的結算單通過HIS接口程序將收費信息發送到HIS的門診收費系統中進行收費。
6、體檢結果錄入 分科室錄入體檢人員的體檢結果,科室小結時自動產生診斷和建議。凡是在LIS和PACS系統中完成的體檢項目,可以通過專門的LIS和PACS接口程序提取結果數據,并自動小結,產生診斷和建議。
7、總檢 對各科室己錄完的體檢者進行總檢操作,自動產生總述和建議。并實施二人復核制度,視為終檢完成。
8、體檢集中管理 將體檢登記,結果錄入,總檢放到一起進行操作,是單機版模式。
9、單位管理監控 實時查看當前體檢單位的體檢完成情況。
10、數據接收 專門的接口程序(醫院不同、系統不同可能接口程序也不同,要定制開發),主要實現接收LIS和PACS結果數據,并且生成相應的科室自動小結。
體檢報告
1、個人體檢報告 查詢和打印己總檢完人員的體檢報告,可以按多種版式打印
2、單位體檢綜述報告 顯示選定單位下體檢人員的綜述信息
3、單位體檢年齡段分布表 統計團檢單位體檢人員的年齡段分布情況(包括圖形和表格)
4、體檢體質指數(BMI指數)統計表 統計單位中所有體檢人員的BMI指數分布情況(包括圖形和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