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S核醫學功能的挑戰
根據專家對醫學圖像處理的經驗表明, 核醫學圖像交互式的特性使得即使是最簡單的檢驗(study)都很難集成到醫院的PACS系統中去。與普通放射科靜態圖像不同的地方是:核醫學檢驗(study)往往要求用戶能夠隨時對圖像的顯示及參數進行再處理。 Anthony Todd-Pokropek教授在九月份芬蘭鷗鷺 (Oulu) 召開的歐洲PACS會議上指出:要把這種的用戶功能加到 PACS里將是一個挑戰。
核醫學的檢驗流程是:原始數據采集、中間數據處理和結果儲存、然后才是能在屏幕上顯示的最后結果的產生。 這個最后顯示可能包括用戶選擇的三維重建、動態電影播放、文字和圖形標注的一個有機版面。
倫敦大學的醫學物理教授,Todd-Pokropek說:“核醫學工作站通常放在一個獨立的核醫局部網絡”。 因此就有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將這些獨立網絡與醫院PACS系統連起來,這樣每個工作站都能從其它的工作站那里接收數據、并且正確地執行各自的任務。
一種解決方案是在PACS工作站上添加核醫學模塊,但是這個方案未必可行。Todd-Pokropek教授說“這將變成為一個很大的工程。擺在我們面前的事實是:核醫軟件通常用的是廠商的特殊技術、使用非標準數據結構,而且常常依賴于系統所運行的硬件特有配置。 在有限的時間內要做這項工作是不切實際的,而且測試的工程也將是大得可怕的”。
遠程核醫學工作站的架設也有類似的困難。 盡管相對來說要傳輸的數據量不是很大,但是發送和接收工作站仍然要進行復雜的圖像處理。
Todd-Pokropek教授說“第一種方案是在影像科本地中心產生報告,然后傳送到遠程中心用來會診。 第二種方案是把原始數據發送到遠程中心,然后在那里處理后產生后報告再發送回來。第二種方案是最通用的,也是最難實現的”。
DICOM hanging protocols (掛片協議) 相關提案可能為在普通的PACS工作站上做核醫學診斷鋪平道路。 Todd-Pokropek教授說:目前的提案假設了DICOM標準的灰階顯示功能和 “軟打印”的顯示狀態;當然核醫學工作站還需加彩色的支持,但那不是一件太困難的事情。 用掛片協議(hanging protocols)用戶可以任意安排物體 (object) 的顯示位置,顯示順序、透明度、電影回放速度和其它與這個物體相關的功能。
“這個復雜的軟件需要產生中間數據和結果的拷貝,而不是適時生成這樣的數據”他說道。
在赫爾辛基大學中心醫院 (Helsinki University Central Hospital)的醫學物理學家Tomi-Kauppinen博士覺得專用工作站最適合于看核醫學圖像。 盡管核醫學圖像傳送到橫跨 (Helsinki and Uusimaa) 兩個院區的HUSpacs PACS,做核醫學診斷時還是將原始數據和相關的圖像處理工具傳送回到工作站,進行重新分析,以及與新的數據進行比較。
圖像是兩個校園的五個核醫學科所產生的,到年終將有11個核醫學gamma相機(ECT) 接到 PACS系統中來。gamma相機先將數據以DICOM NM的格式傳輸到一個在線數據庫。 其它 modality設備產生的圖像也可以傳送到這個數據庫來以備影像融合時用。 數據被歸檔到整個PACS的數據庫中,以后可以通過DICOM的query/retrieve功能獲取這些數據。
Kauppinen說:“由于合體 (hybrid) ECT相機的趨勢,能夠將組織性圖像和功能性圖像進行融合將是一個重要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