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ACS 的ICD-10 編碼系統在放射科的應用
江桂華, 張雪林, 田軍章, 林楚嵐, 顏劍豪, 鄭麗吟(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影像中心, 廣東廣州510515)
摘要: 設計開發基于醫學影像存儲與傳輸系統( PACS) 的ICD-10 編碼系統, 本系統編碼數據庫包含總編碼表和常見疾
病編碼表, ICD-10 編碼搜尋查找功能直接與總編碼表相關聯, 導出的編碼及相應文字存儲于常見疾病編碼表中;
ICD-10 編碼自動匹配功能與常見疾病編碼表相關聯。
關鍵詞: PACS; ICD-10 編碼; 放射學信息系統; 軟件設計; 計算機化
中圖分類號: R8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4254( 2006) 06-0886-02
國際疾病分類ICD-10 編碼是世界統一的疾病分
類標準, ICD-10 使網上的疾病病名、類別、科別、疾病
輕重、范圍大小、部位不同等都能清楚統計準確數據。
ICD-10 在在放射科的應用很少, 基于醫學影像存儲
與傳輸系統( PACS) 的ICD-10 在放射科的應用國內
外少有報道。我們在我院運行的PACS 上設計了一套
軟件, 將ICD-10 編碼完整嵌入結構化報告系統中, 對
日常報告中疾病進行編碼并儲存, 對報告中疾病名稱
規范化, 旨在增加結構化報告的智能化程度, 為日后
的病例查詢、檢索及科學統計做準備。
1 PACS 的體系結構
PACS 采用星形總線拓撲結構, 主干網為100
M/1000 M 以太網。圖像及文字傳輸采用DICOM3.0
標準。采用SQLServer2000 數據庫。影像科診斷報告
工作站, 配置為兼容機。軟件部分: 操作平臺為簡體中
文Windows2000, 編程語言Delphi6.0, VC++6.0,
SQLServer2000 數據庫, Microsoft Access 2000 數據
庫。參考廣東省衛生統計信息中心整理及編制的《常
見疾病國際疾病分類( ICD-10) 指導手冊》及完整的
ICD-10 編碼光盤版構建ICD-10 編碼數據庫, 數據庫
在一個集成環境下一起工作, 依據關系型數據庫模式
管理。報告系統: 采用我院自行開發并運行1 年的結
構化報告系統, 該報告系統符合規范化的醫學影像診
斷報告書的要求。系統安全策略: 采用口令加密技術、
訪問級別的控制、數字證書、RAS 雙密鑰加密機制等
多種加密技術, 對一些重要的操作要進行追蹤記錄,
建立系統內部數據記錄的修改、存取等系統操作日
志, 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建立分級存儲結構, 采用多項
數據備份和恢復技術, 解決數據實時備份和意外災難
的數據恢復。
2 結果
2.1 用戶界面設計
主菜單欄為“基本處理”, 分頁菜單欄為“報告單
操作”, 其左側為圖像區, 下為圖標區。按解剖部位排
列的帶有關系的樹型結構隱存于圖像區左側, 當鼠標
移至圖像區左側后自動彈出, ICD-10 編碼插件嵌入
左上角工具欄下方的征象模版欄中, 通過下拉式菜單
選取。在報告單診斷意見區旁隱藏匹配小窗口, 接觸
后可被激活, 點擊后可自動搜尋ICD-10 編碼庫, 安裝
于所有工作站及工作人員的辦公室電腦上。
2.2 ICD-10 編碼庫的設計
設計的ICD-10 編碼庫擁有兩個數據表, 其中一
個數據表為總編碼表, 由ICD-10 編碼光盤版下載, 包
含完整的ICD-10 編碼集, 置于后臺服務器中, 頁面結
構為編碼序號、疾病名稱、編碼、統計碼。另一個數據
表為與影像診斷相關的常見疾病編碼表, 頁面結構為
編碼序號、疾病名稱、編碼、統計碼, 同時置于后臺服
務器及客戶端電腦內, 以加快數據庫查詢和匹配速
度。
2.3 ICD-10 編碼搜尋查找
ICD-10 代碼搜尋查找功能是由一個用戶應用程
序實現。這個程序在所有影像報告工作站、醫生辦公
室電腦及許多其他部門電腦都可使用。診斷醫生可根
據影像診斷的需要從完整數據庫中挑選符合要求的
詳細編碼。通過征象模版欄下拉菜單激活ICD-10 編
碼庫( 總編碼庫) , 界面上出現請輸入需要檢索的疾病
名稱及查找等內容, 輸入的疾病名稱可以完全或不完
全, 不必確定主導詞, 輸人的疾病名稱可以有多種選
擇, 如與編碼庫“完全匹配”、“部分匹配”、“任意匹配”
甚至“模糊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