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S系統的實施與初步應用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影像中心
劉鵬程
醫學影像學已從傳統的膠片存儲,向利用計算機和網絡通訊技術逐漸向影像設備數字化的現代醫學技術發展。放射科擁有眾多先進的檢查和治療設備,如MRI、CT、DSA、ECT、數字胃腸、X光機等,為了更充分地發揮這些設備的優勢,為了提高放射醫生和技師的工作效率,減少病人的留院時間,為了節省膠片費用和減少化學污染,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讓有限的醫療資源服務于更多的病人,并切實的解決科室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現代醫學影像信息量大,圖片多,圖片的存儲保管與通訊網絡是醫學科的難題,據我科的實際情況和工作需要,實施了數字化醫學影像存儲與通訊網絡系統即PACS系統(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現介紹有關PACS系統的設施及在初步使用過程中的相關問題。
一、材料與方法
PACS系統的構想原則:1、漸進性,逐步配置的原則,我們從工作的實際出發,先初步使用、完善放射學信息系統(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在RIS系統日漸完善的情況下,再配置相應的PACS系統。2、PACS系統采取先點后面的方法,先完成CT、MR的實施,再擴大致數字胃腸和傳統的X線的方法。
二、系統的需求
(一)、放射科范圍內實現符合DICOM3.0標準的完整功能定義的PACS網絡系統,實現放射科內所有影像設備的符合DICOM標準的數字化。支持DICOM標準的設備(包括MRI、CT、DSA、ECT、數字胃腸)可以直接聯入PACS網絡。全部數字化的影像數據由DICOM Server統一管理。
(二)、影像數據的存儲按DICOM標準格式保存在硬盤或刻錄在CDR光盤片上。提供DICOM方式的影像數據的在線查詢、傳遞和調閱,短期數據,中期數據,長期數據的保存方式。
(三)、每臺閱片工作站可以直接從支持DICOM的影像設備接受影像,也可以查詢、傳遞和調閱服務器所存儲的影像數據。每臺閱片工作站必須提供DICOM支持的讀片工具如:調窗、放大、旋轉、負片、測量、調色、標記等。閱片工作站必須支持DICOM標準的膠片打印輸出和普通打印功能。
三、結果
在PACS系統安裝、調試階段可進行實際應用,成功實現了圖像在放射科內可以查詢、傳遞和調閱服務器所存儲的影像數據,閱片工作站可以調窗、放大、旋轉、負片、測量、調色、標記等后處理工作。
四、討論
(一)、現代醫學影像給予我們極大的信息量,僅從圖片上分析往往不足以獲得所有的信息。每位醫師可以從PACS系統的安裝應用極大的加強了現代醫學影像的后處理能力。閱片工作站可使每個醫師獨自進行調窗、測量等后處理工作。
(二)、多種醫學圖像信息的科內查詢、傳遞和調閱,使醫務人員可以獲得同一病者的多方面的所有信息,有效的提高了診斷率,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現代醫療設備的開發和應用。
(三)、我院是一個新醫院,人員嚴重不足,值班人員少,晚班時一個醫師很難同時兼顧門診的普通X線及CT室的值班任務。PACS系統的使用,使我們的診斷醫師可以在閱片工作站輕松完成門診的普通X線及CT室的值班任務,這使我科在完成同樣工作的同時極大
的節約了人力,使我們可以安排合理工作。
(四)、加強了科室的監管力度。科室的耗材的管理、各級人員工作量的統計,一直是科主任科室管理的難題。RIS系統、PACS網絡系統使這成為極為容易事情,只要在工作站上一查便了如指掌。這使科室管理更為容易、方便。
(五)、一個新興的現代化的大型綜合性醫院,在放射設備引進時,事先應充分考慮醫療影像設備數字化的發展趨勢,因此現有主要的大型影像設備都是具備DICOM3.0(Digital Image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國際數字醫學影像通訊標準)接口,具有很好的建設PACS系統的基礎條件。在影像設備引進時要有預見性,要考慮科室的發展和未來,否則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目前的PACS在國外首先應用于放射科、超聲學,進行數字圖像處理及存儲、并擴展到所有醫學圖像領域,如心臟病學、病理學、眼科學、皮膚病學、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