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總體建設目標
本期項目的建設目標是根據東莞市人民醫院的業務特點和需求,以東莞市人民醫院新院作為主數據中心,在普濟分院建立容災備份中心,設計并完成醫院異地容災系統建設和分院及各門診的并網升級改造,實現醫院重要業務的容災、全院網絡的高速互聯互通和信息資源的共享,使其適應醫院的業務持續性、數據完整性及一致性要求;保證業務系統的高可用、高可靠和業務連續性,滿足未來醫院信息化需求。
4 項目建設內容
序號 建設內容 備注
一 異地容災系統建設 完成關鍵業務的應用級容災建設,主要包括HIS/LIS,PACS/RIS,EMR等。
二 分院及各門診并網升級改造 配合本次容災建設和全院新的業務信息系統的上線,完成各門診及分院并網升級改造,采購其它必須的網絡設備和輔助設備等。
5 異地容災系統建設
5.1項目概述
東莞市人民醫院已經實現了全院業務系統的電子化,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伴隨著業務對信息技術的依賴,各個孤立門診中心的單點風險也愈發突出,一旦信息系統遭受停電、斷網、火災等重大災難事件的襲擊,整個業務也將陷入癱瘓。為提高信息系統可用性,可靠性,特設立本項目。
本項目旨在為東莞市人民醫院提供關鍵業務系統保護,預防因單點故障、數據丟失等重大災難事件給人民醫院帶來的業務停頓和社會影響,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提升醫院形象。主要實現目標:
實現各個門診部系統的本地高可用性,各生產站點的數據均能擁有物理損壞修復和邏輯故障恢復能力。
實現關鍵業務系統的數據保護,包含異地數據保護。
實現關鍵業務系統的容災保護,當任何一個站點發生故障導致生產停止。且無法在短期內修復時,能立即將業務切換到其它站點運行。
系統恢復正常后能順利回切,恢復主備數據中心正常使用狀態;
實現業務數據和查詢、統計、分析數據分離。
以上高可用、備份、容災方案都通過演練驗證。
5.2新院區和普濟分院現有設備情況
新院和普濟分院現有主要設備見下表。投標人應結合本項目建設的具體情況,進行方案的詳細設計,充分保護原有投資,利用好現有設備。
一、 新院區現有服務器及存儲設備
編號 設備類型 單位 數量 設備品牌型號 主要配置
1 HIS/LIS/PACS數據庫服務器 臺 4 IBM eServer P560Q 8CPU/16G內存
2 應用中間件等其他服務器 臺 13 IBM HS21 (2CPU/12G) 2CPU/12G內存
3 刀片中心 臺 1 IBMBladeCenter H
4 磁盤陣列一 套 1 IBM DS4800 硬盤:300GB*32
5 磁盤陣列二 套 1 IBM DS4700 硬盤:1000GB*12
6 磁帶庫 套 1 IBM TS3200
7 SAN交換機 臺 2 IBM 2005-B16
16/24 SAN Switch
二、 普濟分院現有服務器及存儲設備
編號 設備類型 單位 數量 設備品牌型號 主要配置
1 HIS/LIS/PACS數據庫服務器 臺 2 HP RX6600 4CPU/8G內存
2 磁盤陣列 套 1 HP EVA4400 硬盤400GB*8
3 磁帶庫 套 1 HP Tape array
5300
4 SAN交換機 臺 1 HP STORAGEWORKS
8/24 SAN Switch 24端口
5.3項目要求
各門診系統要實現本地高可用、高可靠性,整個體系設計中無任何單點故障。
各門診系統要實現應用級容災,當發生災難時,對應的備份中心能夠在30分鐘內接管關鍵業務(HIS/LIS、PACS、EMR),數據丟失量少于10分鐘。
主數據中心應用系統要實現應用級容災,當發生災難時,普濟分院災備中心能夠在30分鐘內接管關鍵業務(HIS、LIS、PACS、EMR),數據丟失量少于10分鐘。
業務系統備份,針對關鍵業務數據利用磁帶實施備份。
5.4容災系統總體規劃
容災項目東莞市人民醫院實現的系統架構如下:
按照規劃,建設之后的東莞市人民醫院系統中心由兩個數據中心構成:新院主數據中心和普濟分院災備中心。在主數據中心和災備中心分別部署統一的存儲平臺,利用存儲虛擬化技術,整合、利用現有存儲設備;利用存儲復制技術實現新院與普濟分院的業務系統數據復制及應用級互備。在一門診、三門診、柔濟門診、舊院區(含紅樓門診)同主數據中心之間建立應用級容災的備份機制,一門診、三門診、柔濟門診、舊院區(含紅樓門診)的關鍵數據再通過數據存儲虛擬管理統一平臺復制到普濟分院災備中心。
容災備份關系如下:
系統 生產中心 災備中心 實現級別 容災要求
關鍵業務系(HIS/LIS、PACS/RIS、EMR) 新院 普濟分院 應用容災 業務接管時間少于30分,數據丟失少于10分鐘
關鍵業務系(HIS/LIS、PACS/RIS、EMR) 普濟分院 新院 應用容災 業務接管時間少于30分,數據丟失少于10分鐘
關鍵業務系(HIS/LIS、PACS/RIS、EMR) 一門診、三門診、柔濟門診、舊院區(含紅樓門診) 新院(主)
應用容災 業務接管時間少于30分,數據丟失少于10分鐘
投標人必須在2010年4月1日之前完成本項目下全部的內容,并通過最終驗收合格。
5.5容災解決方案要求
依照以上容災規劃,要求投標人提供完整的容災解決方案,針對容災方案中不同保護手段的要求如下:
5.5.1門診容災系統建設
5.5.1.1數據保護要求
一門診、普濟分院、三門診、柔濟門診、舊院區(含紅樓門診)的數據復制到新院主數據中心的數據存儲虛擬管理統一平臺上,同時主數據中心對每個門診中心系統提供應用級的災備。當任何一個門診發生災難,由主數據中心(新院)的災備系統接管應用。
投標人應提供成熟的經過多次考驗的容災解決方案,并描述該方案的數據復制機制、應用容災的實現手段以及相關案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