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軟件信息化革新
—遠程應用虛擬化航標
摘要
提高醫院工作效率,為病人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是醫院信息化建設的的根本目的,為了實現此標準,醫院必須不斷的提高服務水平,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更準確的診斷、治療、護理服務。然而對醫療信息的可訪問性和可用性要求越來越高,所以醫院不得不考慮把各種醫療應用系統集中到統一的IT平臺上。集成分散的IT系統就尤為重要,將醫院信息系統(HIS)、放射圖像歸檔和通信系統(PACS)、臨床信息系統(CIS)、放射科信息系統(RIS)和電子病歷系統(EMR)等獨立的醫用IT系統集成到統一的IT平臺上。合理化的集中部署醫院信息系統, 醫院信息系統的分支多,又都有彼此的聯系,要把眾多的系統集中部署到一起就需要一整套合理的軟件部署架構。在眾多的醫用IT系統中,客戶端硬件系統要求很高,現有的計算機硬件投資面臨無法繼續使用的風險;客戶端部署、升級維護工作量大;現有的網絡架構面臨挑戰,特別是跨網絡部署應用時,網絡將成為應用性能無法施展的瓶頸;在客戶端通過網絡連接到醫院應用系統操作時,所有的數據包括登陸、應用、數據提交都是在網絡上進行的,所有的數據面臨安全的威脅。而且現在醫用系統也在著步走向多個系統的集成,這樣客戶端的維護,安裝,部署難度將會更進一步的加大。極通EWEBS 2008應用虛擬化系統,正是解決上述需求的一種先進和優秀的應用集中部署、管理平臺,她基于A/S(Application/Serving)架構的應用接入,在保護現有系統完整性的前提下,幫助用戶建立高效、安全、穩定的信息系統鏈路,真正實現應用和信息的價值,并提升企業信息系統可控性、靈活性和降低企業信息化運營維護成本。
一、背景
近幾年來醫院醫療業務逐年迅速增長,大部分基礎設施、設備(包括網絡與信息設施、設備)、人才資源的使用相繼接近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衛生改革不斷深化,醫療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醫院面臨的內、外環境發生了根本變化,生存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信息化技術能促進醫院各項改革措施的落實,推動醫院改革的深化,信息技術已日益成為提高醫院科學管理水平、醫療服務質量和醫療工作效率的有力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設是深化醫院改革、促進醫院發展的必然要求。醫院審時度勢,及時制定了新五年整體發展規劃,描繪了醫院未來五年建設發展的宏偉藍圖,并把數字化醫院建設作為了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為配合醫院建設發展戰略,明確未來五年醫院信息化建設發展的方向、目標和重點,積極地、有計劃地穩步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特制定本規劃。
二、信息技術在醫療領域中的主要應用
計算機和信息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經歷了30多年的研究和發展,已成為現代醫學中的一個新的邊緣科學,稱為醫藥信息學(MedicalInformation)。從20世紀70年代后期至今,計算機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也有了很迅速的發展。
信息技術Informationtechnology(簡稱IT)在醫療領域中主要應用于遠程醫療、醫院信息管理系統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簡稱HIS)、電子病案、圖像存檔和傳輸系統PictureArchivingCommunicationSystem(簡稱PACS)。它們,不僅相對獨立,而且彼此之間密切相關。在進行聯網互通后,能顯著地提高醫院的工作效率和質量:
(1)遠程醫療:是近年來計算機網絡技術與臨床醫學研究相結合的新成果,它主要通過網絡將異地或多地的專家和患者之間動態地連接起來,使醫者與患者、雙方或多方有如面對面一樣地就診和會診,患者的醫生可以將有關病歷資料、檢查資料輸入計算機網絡,與異地或多地專家共享,由專家為患者診斷或進行會診討論。于是,各地患者均可以通過遠程醫療系統享受各大醫院著名專家的直接指導、診療,這樣大大方便了患者,使患者能得到及時的確診與治療,降低了診斷費用,同時也能夠有效地提高參診醫院的治療、服務水平。
(2)醫院信息管理系統HIS:主要利用局域網將臨床科室、輔檢科室、功能科室聯系起來,便于醫院的統一管理和運作,是一種新型的醫院管理模式。
(3)電子病歷:利用特殊的數據格式和集中存儲建立的病歷的電子文擋,由于它具有占有空間小、保存容量大、有利于快捷輸入、迅速檢索查詢、使用方便、能永久保存等特點,并能在廣域網環境下實現信息傳遞和資源共享,滿足遠程醫療的需要,是紙病歷無法比擬的,這是病歷發展的必然趨勢。
(4)圖像存檔和傳輸系統(PACS):它是將X線、CT、MRI、彩超等醫療設備所產生的圖像信息等的收集、存儲、傳輸、處理、提取和交換數據的信息系統,運用,還能解決所人力不足和空間的不足以及資料和容易丟失、錯拿等問題,是一種全新的醫技資料管理模式,并便于遠程醫療。
三、信息技術在醫院管理中的主要應用
基于HIS是信息技術在醫院管理應用的基礎,發達國家的醫院已比較廣泛地采用了HIS,獲得了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一)信息技術在醫院管理中的運用主要是七大系統
(1)業務處理系統(TPS):即部門業務過程的自動化,包括三個方面的自動化:⑴門診掛號、劃價收費、發藥、檢查報告等流程的自動化;⑵住院床位管理、醫囑處理、費用結算等過程的自動化;⑶物資設備、財務人事等后臺支持部門的業務過程自動化等。
(2)決策支持系統(DSS):即將TPS采集的各方數據鏈接為數據倉庫,通過調動模型庫、方法庫和知識庫對數據倉庫進行訪問并計算,輔助半結構化甚至非結構化的決策。
(3)醫療信息系統(MIS):包括實驗設備聯機系統、醫學圖像存儲與通信系統(PACS)、專家診斷智能系統等。
(4)辦公自動化系統(OA):包括日常辦公事務處理、文件傳輸(FTP)、電子郵件(E-Mail)、檔案管理等。
(5)文獻檢索系統:包括院內館藏,期刊專題檢索和通過Internet訪問Medline(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
(6)疫情報告系統。
(7)婦幼衛生信息系統等。
(二)信息技術在醫院的應用具有廣闊的前景
(1)建立電子病歷,促進醫療行為規范化:病歷記錄作為醫療的一項基礎性數據,在臨床診斷中具有法律文件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但書寫、保存病歷又是一項極為煩瑣、細致的工作。電子病歷,基本上同時解決了上述兩個方面的問題,所以是一項重要的改革,是一項有前途的技術。它能及時地將來自各方面有關病人的分散資料,整理成數據形式的綜合資料,并能增加圖形和照片等臨床診斷信息,協助醫師做出診斷,在診斷后計算機還可以提出一系列問題、提出診斷依據、擬定治療方案、進行質量檢查等。還可通過聯網直接進行院內外信息交流。
電子病歷系統是綜合了檢查信息、醫療影像、醫療指令的新型病歷,臨床診斷更方便,醫師更容易收到反饋信息,能監督醫療質量,杜絕不完整、不合格病歷,且節省了時間和人力,比紙張型病歷的信息管理更迅速有用。
(2)建立住院病人基本信息集,促使醫療質量評估標準化:收集、整理和分析住院病人的信息,不僅能了解醫院的運行狀況,更重要的是能夠對醫院的醫療水平、醫療服務效率等方面進行科學的評價。國外的做法已證明了這一點。
住院病人基本信息包括病人的人口統計學特征(年齡、性別等)、入院日期及狀態、疾病和手術編碼、住院費用等。研究我國住院病人的特點,找到適合我國國情的病人分類方法,探索新的醫療服務質量評估體系,使之在整體上提高我國醫院管理學的研究水平,使醫院管理與醫院的發展相適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