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衛生信息化發展規劃
(2008-2012年)
為了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以及安徽省政府關于建設“數字安徽”的重要決策,努力推進我省衛生信息化發展進程,以適應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特制定本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一、《規劃》背景
當前,信息化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競爭力、現代化程度、綜合實力、經濟增長能力和先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未來五年,是我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奠基階段,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同時提出了“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新思想和“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營造良好網絡環境”的具體要求,省十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數字安徽”建設的戰略任務,并把它作為我省加強基礎建設和構筑經濟社會發展新平臺的一項重大舉措。國務院和省政府相繼制定了信息化發展的目標和規劃,并加強了對信息化建設的組織領導和宏觀管理,各行業、各部門也相繼啟動實施了數字化工程,力求通過大力推進信息化,促進現代化。機不可失,時不我待,我們必須審時度勢,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全力推進我省衛生信息化的建設和發展。
近年來,特別是SARS以后,我省衛生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顯著的成績:完成了衛生防疫網、衛生婦幼保健網、血液管理信息系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直報系統等大型建設項目,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已初見成效,覆蓋省、市、縣、鄉公共衛生機構并連接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縣及縣以上醫療機構的公共衛生計算機信息網絡基本形成;醫院信息化取得實質性進展,70%以上的縣及縣以上醫院使用了HIS系統,信息化應用水平不斷提高,為我省全面實現衛生工作信息化奠定了基礎。但應該看到,我省衛生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晚,技術力量薄弱,資金投入不足,與其它行業和衛生事業的實際需求相比,還有相當的差距。今后的5年內,要解放思想,提高認識,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在鞏固已取得成果的同時,實現跨越式發展,力爭在2010年前,逐步建成比較完善的以公共衛生信息系統為重點的全省衛生信息化管理系統和基于衛生行政部門管理應用的電子政務系統,進一步推進醫療服務信息化和其它衛生領域信息化建設的持續發展,使我省衛生信息化建設達到全國中上等水平。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建設目標
(一)指導思想
本規劃期衛生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是:統籌規劃、資源共享、應用主導、面向市場。
要把信息化建設納入衛生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以信息化帶動衛生事業發展,統籌規劃、分步實施,一網多用、資源共享。確定衛生信息化建設項目,要科學論證,講究實效,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為目的,充分利用、開發和整合現有資源,切忌盲目投資、重復建設。衛生信息化建設具有公共產品特征,需要政府財政的支持,增加投資力度。在政府引導下,在加強市場準入和監督的同時,開拓思路,大膽創新,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多方籌集建設資金,廣泛開發、充分利用衛生信息資源,為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社會和大眾提供全方位的衛生信息服務。
(二)基本原則
衛生信息化建設的基本原則是:強化管理、統一標準、保證安全、經濟實效。
1、衛生信息化建設必須強調“管理為主,技術為輔”的基本思想,遵循“一個中心、一網多用”的發展主線,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衛生機構要切實健全組織、加強領導、嚴格管理、專人負責,要把信息化工作納入正常議事日程,建設經費列入年度工作預算,切實保證運行機制的暢通,合理調控衛生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內容和進程。
2、統一標準,是衛生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工作,也是進行信息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