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紅十字會(American Red Cross)國際部高級技術顧問馬克.格拉保爾斯基(Mark Grabowsky)曾經很不客氣地斷言:“非典的爆發顯示出中國的衛生信息收集和報告機制還沒有到位。”他說:“SARS危機教給中國和世界一個重要的經驗,那就是在這個更加全球化的時代,需要更好的疾病監督機制。這一機制應該不僅包括收集和報道公共醫療衛生信息,而且要正確地分析這些信息,這是我們早期發現和干涉疾病、傳染病,尤其是未知傳染病大規模爆發的唯一有效途徑。”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董小英所說:“醫院業務流程無標準、共享數據無標準等原因造成公共衛生系統低水平重復開發、難以移植推廣、數據難以共享。”正是由于這些頑疾,中央和地方財政共投資了2.36億元,在2000年6月就已經建成“國家衛生信息網衛生防疫信息系統”、“國家衛生信息網網絡管理中心”和“國家衛生信息網衛生部局域網”,但結果仍是形同虛設。
硬傷之一:信息交換與共享嚴重滯后
信息交換問題的關鍵,是有沒有數據基礎
硬傷之二:不規范、無標準成為障礙
信息表達的時候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標準?信息表達的標準、信息交換的標準、流程的標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