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基礎架構
9.1
區域衛生信息網絡體系架構
9.1.1
區域衛生信息網絡體系架構概述
基于健康檔案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核心業務是以區域內健康檔案信息的采集、存儲為基礎,能夠自動產生、分發、推送工作任務清單,為區域內各類衛生機構開展醫療衛生服務活動提供支撐的衛生信息平臺。平臺主要以服務居民為中心,兼顧衛生管理和輔助決策的需要。
下圖重點描述不同類型的POS與信息平臺數據交互的業務數據流向。
圖9-1 不同類型POS與信息平臺數據交互業務數據流向示例圖
1)信息平臺
信息平臺應用服務主要包括三個部分:業務文檔庫、EHR文檔庫、業務集成平
7 12
臺。
業務文檔庫:POS的醫療服務產生的需要提交到信息平臺的數據統稱為業務文檔,所有POS將業務文檔提交并保存至業務文檔庫
EHR文檔庫:業務文檔庫將收到的文檔進行解析/組裝(parser/rebuilder),轉換成標準的EHR文檔格式,然后轉存到EHR文檔庫中。
業務集成平臺:業務集成平臺在域中會有多個,例如傳染病管理、慢性病管理、計劃生育和孕產婦管理、兒童保健等等,由業務集成平臺產生業務文檔提交給信息平臺中的業務文檔庫。
2)POS介紹:
POS-1:該POS內部已有完善的業務系統,終端主機日常訪問本POS內的業務系統。如:大、中型醫院、婦幼保健等。
POS-2:該POS內主機為單純的Portal,所有業務應用都依賴于遠程的一個集中式的業務平臺的支持,該業務平臺位于上一級的管理機構,Client端既沒有應用程序,也沒有存儲。如:社區衛生服務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POS-3:該POS內工作站端實際上是一個包含業務應用程序和存儲的完整系統。如:社區衛生服務站、衛生室等。
POS-4:該POS與POS-2相同,區別在于POS-4的業務系統在信息平臺內部。POS直接接入信息平臺即可。
3)POS業務文檔的提交
POS-1: 在POS的出口有一個文檔重構的引擎/適配器(Engine/Adaptor),將POS內部醫療服務產生的醫療數據轉換成標準的業務文檔格式,提交到信息平臺。
POS-2:POS自身無存儲、無應用服務,POS內工作站將業務數據提交給業務平臺,在業務平臺通過文檔重構的引擎/適配器(Engine/Adaptor),將EHR有用的數據轉換成標準的業務文檔格式,提交到信息平臺。
POS-3:POS終端設備自身包含的業務應用程序,同時安裝文檔重構的引擎/適配器(Engine/Adaptor),本終端即可產生業務文檔,直接提交給信息平臺進入業務文檔庫。
POS-4:與POS-2相同,區別在于POS-4的終端直接將數據提交給信息平
7 13
臺,由信息平臺的業務系統進行文檔的重構,提交給業務文檔庫。
總之,無論哪一類應用,提交給平臺的文檔格式(CDA)與流程(IHE)都是一樣的,都是通過業務平臺和EHR平臺打交道,不同的只是內容
4)數據存儲及調用
EHR數據的存儲方式主要有三種:集中式、分布式、混合(聯邦)式。針對不同類型的數據可以采用不同的存儲方式。但是在邏輯上當POS進行EHR數據調用時,首先是向信息平臺提交調用請求,由EHR根據文檔主索引確定文檔位置,再由POS從指定位置調用。該文檔位置可以是在信息平臺本地,也可以是分布在不同的其他平臺。只需保障POS與其能夠互通即可。
5)本區域其他信息系統平臺調用健康檔案信息
對于區域內已建的其他信息系統平臺(如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等)如需調用居民健康檔案數據用于支撐其業務系統時,與POS點的信息調用方式一致,由信息平臺提供開放接口,直接在EHR文檔庫中提取數據。
總結:通過上述分析,從邏輯上說,基于健康檔案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核心業務模式為集中式,所有POS不論是信息的提交還是信息的獲取均直接與EHR信息平臺進行交互。在整體網絡體系架構設計時充分考慮信息平臺業務及數據流特征,使網絡架構充分與業務體系架構相切合。因此區域衛生信息網絡體系架構邏輯采用以信息平臺為核心的星型二層結構。
9.1.2
設計原則
9.1.2.1
標準化原則
標準化是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網絡建設的基礎保障,應用服務系統建設必須在業務流程化、安全體系和安全技術、信息表示和信息交換、網絡協議、軟件結構、軟件平臺等標準方面遵循統一技術標準,才能達到“互聯、互通”要求,實現“信息交換、資源共享”。
9.1.2.2
可靠性原則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網絡建設時必須重點考慮業務系統能否有效的避免單點失敗,在設備選擇和互聯時應提供充分的冗余備份,實現業務系統的7×24小時不間斷工作。
7 14
9.1.2.3
模塊化設計原則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網絡建設時采用模塊化、分區化設計,將整體網絡基礎設施平臺劃分為若干個區塊,便于安全隔離和擴展。
9.1.2.4
安全保密性原則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承載著區域內居民健康檔案信息,涉及居民的個人隱私。因此在網絡架構設計時充分保障數據在提交、傳輸、存儲、調用時的數據安全。
9.1.2.5
高性能原則
隨著區域衛生信息平臺業務的不斷完善、增加,遠程協同醫療、健康檔案中的PACS影像等系統和資源將對網絡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區域衛生信息平臺整體網絡架架構應具備高速轉發性能,保證各項業務的順利開展。
9.1.2.6
可管理性原則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網絡設備必須支持標準的SNMP協議,使其易于管理、維護,操作簡單,便于配置,在安全性、數據流量、性能等方面能得到很好的監視和控制,可以進行遠程管理和故障診斷。
9.1.2.7
可擴展性原則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網絡設備不但滿足當前需要,也要考慮將來業務系統的業務量增加、以及更多的業務系統融入信息平臺時能夠提供有利保障。對于現有架構及設備應該盡可能通過擴展已有的功能或模塊來實現,而無需更換已有資源。
9.1.2.8
技術成熟性原則
在網絡建設方面,充分考慮采用國內通用的,成熟的軟硬件產品,保證信息平臺業務運行的高效穩定。
9.1.3
網絡分層、分區設計
9.1.3.1
網絡分層概述
基于健康檔案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業務模式為扁平化特點,所有POS點直接與信息平臺的業務系統進行交互。進行網絡架構設計時充分考慮此特點,設計信息平臺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POS遠程接入和信息平臺。POS遠程接入主要負責各POS點的接入,實現業務數據的提交和健康檔案資源的調用;信息平臺主要負責各
7 15
POS點的匯聚,業務系統的運行、管理、EHR信息的存儲、調用,以及信息平臺的外聯。
圖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