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特別指出要加強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建設并完善
覆蓋全國、快捷高效的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增強防疫監控、應急處置和救治能力。推
進醫療服務信息化,改進醫院管理,開展遠程醫療。統籌規劃電子病歷,促進醫療、
醫藥和醫保機構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支持醫療體制改革。
• 《全國衛生信息化發展規劃綱要( 2003-2010年)》同時指出“衛生改革與發展迫切需
要加快信息化建設,信息化不僅能促進各項改革措施的落實,也能推動衛生改革的深
化”。
• 2009年3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改革的意見》中指出:“大力推進醫
藥衛生信息化建設。以推進公共衛生、醫療、醫保、藥品、財務監管信息化建設為著
力點,整合資源,加強信息標準化和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建設,逐步實現統一高效、互
聯互通。”
• 《意見》明確指出了未來醫療信息化的重點細分領域:公共衛生信息系統、鄉村和社
區衛生信息網絡平臺、醫院管理和電子病歷、遠程醫療、醫療保障信息系統、藥品監
管和檢驗檢測及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信息網絡、基本藥物供求信息系統等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RHIN (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
將區域內以人為中心,以業務需求為主體的不同類型衛生信
息系統進行有機整合,形成的完整服務體系
幾點作用:
一可以有效的整合衛生信息資源,實現不同系統間衛生信息資源共享,
提供高水平的衛生信息服務,為政府部門提供科學有效的決策支持
二
可以滿足區域衛生管理、業務部門對信息化的需求,滿足各級政府部
門、公眾、專家對數據利用的需求,實現區域內衛生信息資源統一規
劃和集中管理
三可以實現數據的有效收集、分析、反饋和利用
四可以實現數據共享,建立數據共享的政策、實現機制和策略
國家新醫改政策明確指出農村的衛生服務是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的基礎,是實現人人享有
初級衛生保健的基本途徑,也是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中共中
央國務院在‘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大力發展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通過平臺建設能夠:
1、完善扶綏縣以疾病控制網絡為主體的公共衛生信息系統,提高預測預警和分析報告能力;以建立居
民健康檔案為重點,構建鄉村和社區(村)衛生信息網絡平臺;以醫院管理和電子病歷為重點,推
進醫院信息化建設;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促進縣醫院與社區(村)衛生服務機構的合作。
2、能夠更好的貫徹國家《關于深化醫藥衛生改革的意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2009年~
2011年)》中“大力推進醫藥衛生信息化建設,以推進公共衛生、醫療、醫保、藥品、財務監管信
息化建設為著力點,整合資源,加強信息標準化和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建設,逐步實現統一高效、互
聯互通”的指導思想,響應上級政府和扶綏縣人民政府加快全市信息化工作要求,全面推進扶綏縣
衛生事業發展進程。
3、根據扶綏縣當前衛生方針政策和各級社區(村)衛生服務管理實際需要,構建覆蓋全縣的三級衛生
服務和管理機構的綜合信息系統。平臺建成后可徹底改變目前衛生服務和管理的手工現狀,在全縣
所有衛生機構基礎網絡的互聯互通的基礎上,以信息化的手段支持縣鄉(村)衛生“六位一體”的
服務(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支持實現全市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建立
;更加科學有效的實施國家規定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加強政府對鄉鎮社區(村)衛生服務的監管
力度和決策能力。
本次系統建設中不僅要考慮本期
任務中的軟件開發、平臺組建,
而且要站在為扶綏縣未來衛生信
息化通盤考慮的角度來設計集成
框架.
• 在管理中心系統中,不僅要考慮
現在已經采購的商業化產品
(COTS)、考慮政府提供的產品
(GOTS),還要考慮現有的支持
軟件,并從標準化的角度上考慮
未來發展的待開發的軟件。
• 在各個功能模塊之間,將充分考
慮相互之間的接口關系,并采用
統一風格的展示方式,方便用戶
學習和操作。
• 在集成方面,將基于通用信息服
務總線來實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