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物資業務問題:
1.價格核算模式
(1)平均價格
(2)內部計劃價格(即一個時期內相對穩定不變的價格)
內部價變了是不是需要做調價盈虧?
(3)與藥一樣調價,做調價盈虧
醫院普遍采用哪種價格核算模式?
2.是不是不存在批發價?
3.若同一物品存在不同的價格,出庫時是按原價出,還是按現價出
4.科室領用是不是領用科室都必須有內部賬號?錄入、統計、查詢是不是都按內
部賬號走?內部賬號與科室是一對一、多對一、一對多還是多對多?
5.專購品“過路”和普通入庫會不會由不同的人來處理,存不存在權限控制?
6.入庫和入庫審核一般需不需要進行權限控制?
7.出庫的以舊換新在金額帳上怎么處理?
8.什么是二次出庫?
9.調撥出財務報表時一般是按零售價走,還是按調撥價和調撥差價走?若為后者
是不是購入也應按購入價和購銷差價走?
10.移庫(物資調配)老系統錄入時按物資編碼而不是按物資名稱,為什么?
11.物資編碼是怎么來的,有什么含義和規定嗎?
12.物品領用在用帳管理是不是相當于科室的基數藥?
13.什么是單價級管理模式?
14.材料領用(領料加工出庫)中什么是組號、組號方式?有什么用?組號是怎么
形成的?
15.成品入庫中院內加工價格和院外加工價格有什么用?何處需要用到?
16.物資庫中存不存在像供應室一樣將原料加工成成品?若有,金額帳怎么算?
17.對于物資核算而言,是不是統計室、改革辦按一種分類核算、財務按另一種分
類核算?
18.物資會計一般在物資科還是在財務科。物資會計一般是一個人管所有的庫,還
是一個庫一個會計?
19.存在多個物資庫的情況下,跨庫處理業務是否需要進行權限控制?
20.一般醫院物資系統中統計入、出,什么算入?什么算出?是庫存增加就算入,
庫存減少就算出?還是入庫和退貨都算入、出庫和退庫都算出?
21.一般醫院統計時,是不是入都按:購入、制成品、盤盈分類;出都按:出庫
科室領料、調撥、盤虧分類?為什么這么分?科室領料為什么單提?科室領料
是不是都用于加工成成品?
22.按科室匯總統計時什么是“經費類別”,為什么要按該分類分?所謂“核算”
和“不核算”是什么意思?
23.入出情況匯總統計為什么成品出庫要單提出來?什么是“出庫差額”?
24.入庫時什么是合同號和運單號?
25.入庫時的扣率是不是有限制?
26.和供應商之間結款附發票對應的貨品明細是不是都顯示“發票品名”,而不
入庫單,因為入庫單上都顯示的是物資名稱,是不是這樣?
27.一般醫院出庫還需不需要審核?
28.物資庫是不是也有像藥品帳頁一樣一張張的卡片,需不需要系統打印?是不是
也叫帳頁?
29.采購計劃是否需要審批?
30.代用品是怎么回事?
31.是否像藥品一樣有類似批次的東西,若有怎么管理?先進先出?
32.有沒有貨位管理?
33.什么是多級計量單位的管理?
34.若入庫單位和發放單位不一致,怎么換算?比如噸和米,之間的換算誤差是否
會影響數量帳和金額帳的準確?
35.有回收嗎?怎么處理?
36.效期是否像供應室一樣分兩種:失效期和消毒效期?
37.物資和設備一樣有折舊、報廢嗎?
38.物資會計統管各庫的話,出財務報表一般是出在一張上,還是分別統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