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醫院成本核算經濟管理系統 2
8.1概述 2
8.2基本架構 3
8.3 醫療成本的構成 4
8.4 醫療成本的多級分攤 5
8.5 醫院成本的核算方法 7
8.6主要功能描述 9
8.6.1成本分析 9
8.6.2收益分析 11
8.6.3成本分攤 13
8.6.4部門核算 14
8.6.5項目核算 15
8.6.6病種核算 17
8.6.7經營分析 18
8.6.8經營預測 20
8.6.9績效考評 22
8.6.10決策支持 22
8.6.11系統管理 23
8.6.12系統接口 23
8.7 功能特點 24
8醫院成本核算經濟管理系統
8.1概述
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醫療,促進醫院經營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建立節約型社會,北京市衛生局決定進一步加強衛生財務信息管理和醫院成本核算經濟管理系統。
醫院醫療成本是醫院在醫療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物化勞動價值和活勞動耗費的總和,也就是醫院在醫療經營過程中所耗費資金的總和,這是醫療成本的經濟實質。醫院成本核算經濟管理系統是按照財政部與衛生部聯合下發的《醫院財務制度》與《醫院會計制度》等有關文件中關于醫療成本費用開支范圍的規定,核算醫院在醫療服務過程中所支出的物質消耗、勞務報酬以及有關費用支出的數額、構成和水平,是對醫療服務過程中費用的發生和醫療服務、藥品銷售、制劑生產形成的成本所進行的核算。
醫院成本核算是醫院經濟管理的基礎工作,核算工作的深度和層次直接影響醫院成本管理的成效。醫院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促使醫院的經營狀況走上優質高效低耗的良性循環,為準確評估各醫院及部門經營狀況提供依據,為衛生行政與物價部門制定合理的醫療服務價格提供依據,為醫療保險機構提供付費結算依據。
醫療成本核算的意義是通過對醫療活動中成本的測算、分析和比較,真實反映醫療活動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控制并不斷降低醫療成本,最終加強醫院的經濟管理,實現醫療服務優質、高效、低耗,用比較低廉的價格提供比較優質的醫療服務。
醫院成本核算的主要建設目標是建立基于全院所有核算單元的全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計劃體系;有效實行對人、財、物的評價和合理資源配置,加強對成本的其控制能力和決策能力;建立一系列與成本效益密切聯系的醫療服務質量、醫療技術、效益評估等相關評價體系;建立適合項目核算、病種核算的評價體系,為醫療定價與付費提供依據;建立合理真實的績效管理,獎金激勵績效考核平臺,調動職工積極性;為醫院經營預測和投資決策提供科學的分析依據;實現醫院經營的預算管理、標準管理、計劃管理,全面提高醫院管理水平。
北京市衛生局醫院成本核算經濟管理系統將在現有應用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各醫療機構的內部經濟監督及管理機制,更精確地定位醫院內部的各種不合理消耗,優化醫院資源配置,強化醫院的整體經濟管理體制。同時,項目的開展也將為醫療主管部門提供更豐富和深入的轄區醫療機構的相關運營及經濟指標和對比分析數據,從而為醫療主管機構建立更科學合理的醫療價格定價及監督體系提供大量決策支持,促進北京市地區醫療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8.2基本架構
北京市衛生局醫院成本核算經濟管理系統既是各基層醫院內部進行成本核算的系統,其應用深度和層次直接影響醫院成本管理的成效;同時,該系統又是北京市衛生局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主要數據來源,只有醫院成本核算系統運行正常,才能保證衛生局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準備運行,才能保證衛生局財務決策支持的正確。北京市衛生局醫院成本核算經濟管理系統的基本架構如圖8.2.1所示。
圖8.2.1 成本核算系統基本架構圖
圖8.2.1由醫院業務信息系統、醫院成本核算經濟管理系統、衛生財務信息平臺三大部分組成,其中中間部分的醫院成本核算經濟管理系統為本部分介紹的內容;下部分的醫院業務信息系統主要指與醫院內部與成本核算相關的信息系統,包括醫院管理信息系統、醫院財務信息系統;而上部分衛生局財務信息平臺是指北京市衛生局這次將建立的衛生財務管理信息平臺,其內容在本標書中另有介紹。
從圖8.2.1可見,醫院成本核算經濟管理系統外部需要與醫院業務信息系統及北京市衛生局財務管理信息平臺等進行數據交換,而內部則可分為三層,包括數據層、核算層與分析層。
數據層主要包括醫療成本數據分析、醫院經營收益數據分析和全成本分攤數據分析,這些數據主要來源于醫院的基礎應用信息系統,包括醫院管理信息系統HIS和醫院財務信息系統等。成本分析數據是醫療過程中的直接成本,成本分攤是醫院經營過程中非直接成本的分攤,它將直接影響總成本。同時,成本分析與收益分析的結果往往又會影響分攤政策的制定與執行。
核算層根據核算性質不同,包括部門核算、項目核算與病種核算,是醫院成本核算經濟管理系統的核心內容,其核算結果將為醫院及衛生局的分析及決策提供依據。
分析層根據成本與收益信息及核算結果,可為醫院各部門的經營現狀進行分析,并依據經營現狀進行經營預測、績效考評與收益分配、預算,最終為財務決策提供依據。醫院經營分析的結果往往對經營預測產生影響,也直接影響醫院的績效考評或獎金分配,而經營分析、經營預測及績效考評的結果可直接支持醫院的財務決策,為醫院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依據。
8.3 醫療成本的構成
醫療成本指醫院在醫療過程中發生的支出,包括醫療支出、藥品支出、其他支出與財政專項支出。其中醫療支出指醫院在開展醫療業務活動中的基本工資、補助工資、其他工資、職工福利費、社會保障費、公務費、業務費、衛生材料費、修繕費、設備購置費和其他費用;藥品支出指醫院在藥品采購、管理過程中發生的支出;其他支出指醫療、藥品支出以外的支出,包括被沒收的財物支出、各項罰款、贊助、捐贈支出、財產物資盤虧損失、與醫院醫療業務無關的基礎性科研支出、醫療賠償支出等;財政專項支出指財政專項補助支出。
醫療成本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直接費用即醫院在開展業務活動中可以直接計入醫療支出或藥品支出的費用。包括醫療科室和藥品部門開支的基本工資、補助工資、其他工資、職工福利費、社會保障費、公務費、業務費、衛生材料費、藥品費、修繕費、購置費和其他費用;輔助科室中能明確為醫療或藥品服務的科室或班組的費用支出,如一般醫院的營養食堂、洗衣房等的支出,基本上是為醫療業務服務的,可直接計入醫療支出;提取修購基金應按固定資產使用部門分別計入醫療支出、藥品支出。
間接費用即不能直接計入醫療支出或藥品支出的管理費用,包括醫院行政管理部門和后勤部門發生的各項支出,以及職工教育費、咨詢訴訟費、壞賬準備、科研費、報刊雜志費、租賃費、無形資產攤銷、利息支出、銀行手續費、匯兌損益等。間接費用按醫療科室和藥品部門的人員比例進行分攤,并按支出明細項目逐項進行分配。
8.4 醫療成本的多級分攤
根據醫院的業務特點,醫院一般可以分為臨床醫療成本、醫技醫療成本、后勤與供應成本、管理與財務成本、教學與科研成本。其中醫療成本是門診、住院臨床科室直接產生的成本,醫技成本為檢驗、藥劑、檢查、手術等醫技科室產生的成本。
為保證成本核算時既包括醫療過程中的直接成本,也包括管理財務、后勤供應等間接成本,確保成本核算的科學合理,醫院成本核算采用全成本核算方法,將所有間接成本進入全院公共成本,對公共成本及各級科室的成本按照多種分攤方案進行分類,逐級、分步的結轉分攤,從而公正、合理、客觀地將成本分攤到各類科室。
圖 8.4.1醫療成本多級分攤示意圖
圖 8.4.1為醫療成本多級分攤示意,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們先將不能直接計入科室的成本形成全院公共成本,首先進行公共成本的分攤,將公共成本按分攤方案分攤到管理部門、供應后勤部門、醫技部門、門診及住院部門、教學及科研部門。
其次,將管理部門承擔的成本(包括管理部門的直接成本和承擔的公共成本)按成本分攤方案分攤到供應后勤部門、醫技部門、門診及住院部門、教學及科研部門。
再次,將供應后勤科室承擔的成本(包括供應后勤部門的直接成本和承擔的公共成本、管理成本)按成本分攤方案分攤到醫技部門、門診及住院部門、教學及科研部門。
最后,將醫技部門承擔的成本(包括醫技部門的直接成本和承擔的公共成本、管理成本、后勤成本)按成本分攤方案分攤到門診及住院部門。
這樣,臨床科室(門診及住院)除了包括他們的直接成本外,還將包括所分攤的管理財務成本、供應后勤成本及醫技成本,保證了全院成本全部得到分攤。
8.5 醫院成本的核算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