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醫院醫療設備投資的風險管理
廣西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 (南寧530023) 陳莉萍
對于風險的定義由來已久,我國《現代漢語字典》把風險
定義為“可能發生的危險”,美國《韋伯字典》將風險定義為“遭
受傷害或損失的可能性”。兩者的意思基本統一,都指“可能
帶來損失的不確定性事件”⋯1。因此,風險,是指客觀上存在
的遭受損失的可能性。
風險管理作為一種特殊的管理功能,是通過對潛在意外
或損失的識別、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效的控制,
用最經濟合理的方法處理風險,以實現最大的安全保障的科
學管理方法。風險管理分為內部環境、目標指定、事項識別、
風險評估、風險反應、控制活動、信息和溝通、監控等八個相互
關聯的要素,各要素貫穿在管理過程之中,F就如何運用這
種管理方法控制和減少醫院醫療設備投資的損失,提高醫院
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行粗略探討。
1 醫院設備投資進行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1.1 建立投資風險管理機制是投資獲得收益的保證醫療
設備投資一般是醫院根據衛生事業發展規劃的要求和財力的
可能,分輕重緩急作出的長期投資決策。其投資目的,總的來
說是為了實現資金的最大化增值,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
會效益。市場歷來是機遇和風險并存,低風險低收益的謹慎
和高風險高收益的誘惑,往往使醫院管理層在決策面前進退
兩難,因此,風險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醫院管理層必須通過
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評價等方式,并在此基礎上優化組
合各種風險管理技術,對風險實施有效控制,妥善處理風險損
傷,以期達到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投資收益。
1.2 建立投資風險管理機制是避免投資決策失誤的有效手
段大型醫療設備的數量、質量和技術含量是醫院現代化建
設的基礎標志,代表醫院技術裝備水平和醫療技術先進水平,
是吸引患者、服務患者的關鍵?茖W地、合理地設備投資決策
可以拯救一個醫院,給醫院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使醫院沿著
良性循環的軌跡發展;而不合理、不科學的投資決策,往往會
使醫院背上沉重的經濟包袱,從此一蹶不振,連正常的業務收
支都難以維持;陲L險和利潤兩方面考慮,醫院必須建立
投資風險管理機制,才能使投資獲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1.3 建立投資風險管理機制是預防舞弊及其他不正當行為
的需要通過實施風險管理,可有效防止“投資饑渴癥”和“急
功近利”的發展思路及不講科學、盲目攀比和不切實際的“盲
動行為”,還可防止配置大型醫用設備時,追求個人“私利”的
不道德行為。
2 醫院醫療設備投資存在的主要風險
醫院設備投資的基本特點是:① 目標的收益性;②投資時
機的選擇性;③資本的預付性;④ 收益的不確定性【2l。因此,
設備投資的決策、籌資、經營以及國家有關政策的變化都會對
投資效益產生重大的影響,形成投資的風險。
2.1 決蓑風險是指由于醫院管理層作出投資決策的依據
即投資的可行性分析、論證及評價的不科學、不充分、不恰當
而導致的投資風險。
2.2 籌資風險投資規模決定籌資規模,醫院無論是運用自
有積累自籌資金還是借入資金進行設備投資,都會因醫院經
營收益和銀行利率的不確定性,存在籌集風險。
2.3 經營風險設備投入使用的過程,由于設備管理不善及
醫療服務市場、材料市場的不穩定性,可能造成預期收入減
少,預計成本增加,從而影響目標收益的實現,形成經營風險。
2.4 政策風險我國目前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與社會主義
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進程不相協調,很多與醫療衛生機構和
醫療相關的產品比如藥品、醫療器械都已經市場化了,而醫療
衛生機構還受政府控制。在這種體制下,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