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大家都知道現在電子病歷比較熱門,那么關于電子病例研發的技術問題,由我從整個情況為大家綜合介紹。
背景
1. 國內不少醫院已經或準備實施電子病歷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或多或少發現一些存在的問題,并在實踐中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2. 醫院需要怎樣的電子病歷
從長期來看,對于醫院的信息化建設以及未來發展帶來怎樣的幫助。
3. 未來的電子病歷方向
關注長期的發展,對于醫院信息化數字化提供方向性的東西。
內容
一. 病歷與電子病歷
二. 國內電子病歷的現狀
三. 電子病歷的研發方向
四. 基于臨床知識表達的電子病歷(從未來長遠的角度)
一:病歷:把臨床行為記錄下來,并為臨床提供多方面幫助。
使用目的:
電子病歷:超越紙張病歷
很多名稱:電子健康記錄,但更多的被叫做電子醫療保健記錄,由此可以看出,電子病歷并不單單只是一個健康記錄,它關注的是一個患者在醫院發生的所有的臨床信息。
包含的信息內容:要超越原有的紙張病歷,首先從時間跨度上就要有優勢;其次,要涵蓋更多的記錄;
下面是一個以病人主線的全病歷信息:我們可以看到,它是把分散在醫院的各類信息:門診住院急診手術檢查檢驗等資料和信息建立一個電子病歷的體系,把相關信息以病人為主線,給臨床醫生一個幫助。
紙張病歷的目的:僅僅只是記錄下來
電子病歷:不僅具備紙張病歷的目的
所以說,不是簡單的紙張病歷的重復,更重要的是信息的二次利用,因此收益的也就不僅僅是患者和臨床醫護,包括衛生主管部門,都可以從中找到可以利用的信息。
電子病歷的功能:從國際上來講,分為幾個階段(黑體部分),前三點是目前國內電子病歷關注的重點。但是電子病歷基于以上三點是遠遠不夠的,符合未來發展的電子病歷還要滿足以下的要求:
提供臨床提醒和警示,告訴醫護人員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專科數據中心:在電子病歷中一定要體現專科特點,這對醫生來說相當重要。
知識庫:為臨床提供一個全面的服務
二.目前我國電子病歷的現狀:
1.大多處在紙張病歷電子化階段,基本所有醫院第一步要解決的,都是將傳統醫生要完成的工作進行一個記錄,也就是說僅僅做到數據的輸入和保存。
2.當然,也有部分醫院正在實現信息化的共享,包括EMR、Lis、Pack等系統的集成,使臨床信息為醫護的工作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務。
3.而我們更為關注的是這第三階段:以知識庫為基礎,建立電子病歷的臨床體系,提供相關的臨床提醒和警示。這一階段目前處于嘗試期。(而我們力融公司目前竭力開發的也正是這一階段的各項功能,在隨后的bindoc電子病歷功能演示里我將為大家進一步講解)
這是一個不斷發展中的電子病歷,目前我們處在紅色星號的位置,從長遠來看,電子病歷應該為醫院提供臨床支持幫助、臨床提醒、臨床決策,為輔助診療等更深層次的臨床路徑提供幫助。
既然分為幾個階段,我們可以看到,第一階段關注內容,這是第一代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第一代只是醫療文書的形式的體現,沒有從全面考慮數據的內容,更多關注使用病歷使用時的書寫習慣和閱讀方式,大量經歷花費在病歷的書寫打印上,這是目前國內電子病歷廠商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存在問題,首先是以醫療文書為目標去組織數據,必然帶來醫療信息的不完整性,包括醫囑、隨訪、檢驗數據的缺失,其實更多關注的是臨床專科特性的缺失。而且它沒辦法去適應未來數據的變化。因為以醫療文書的形式解決問題,所以當醫療文書的格式或者內容發生改變,廠商就很難去調整。
第二代關注病歷共享:特點
1,將醫院分散的信息集中起來,這也是目前這兩年醫院信息化繼承平臺所關注的問題,在座的各位信息主管大概也有這種問題:醫院上了很多系統怎樣將他們集成起來,怎樣建立一個統一的模式去閱讀,進行數據檢索,和相應數據組織起來給醫生護士管理部分進行查閱都是面臨的很重要的問題。第二,不同系統間的數據由于不同廠商制定不同的標準所以建立全院統一標數據格式的時候這個標準也是缺失的,這是第二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第二階段存在相應的缺點:首先這些數據沒有經過規范的定義,也就沒辦法建立一個規范的臨床知識體系。我們知道,影像科有影像科的數據。檢驗科有檢驗科的數據,這些都是電子病例的一部分,不同的廠商開發的產品,不同醫院的使用情況,都是千差萬別。那么我們怎樣把她組織起來,進行一個規范,實際上現在都沒有在做,國家正考慮在做這方面工作。第二,臨床數據依然不完整,無法提供符合臨床的專科電子病例,比如腫瘤科,口腔科,都有特定的功能,都有特定數據的要求,那么我們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使這一階段的重點。第三,沒有從根本上去解決臨床的提醒和警示,因為這些所謂提醒和警示,都是按照醫院臨床特定要求去做的,沒有臨床診療規范為支撐的臨床提醒和警示對醫院缺乏風險控制,也就談不上輔助檢查和更深層次的臨床路徑。第三代電子病例目標:以臨床知識為基礎去完成電子病例,在臨床的各個科室都有大量的診療規范,這些就是我們實現第三代電子病例的目標。建立一個以臨床知識為基礎的電子病例。它包括的第一點就是規范定義臨床數據,雖然專科不一樣,但是都有診療規范,包括人體解剖學,包括整個檢驗指標都很規范,國際上也有很多標準我們可以參考,這是要做的第一件事情,第二件事就是要在規范的數據基礎上建立規范的知識庫,包括藥物藥品知識庫,診療規范知識庫,包括護理知識庫,每一個臨床專科都有自己的規范和診療標準,第三個就是建立臨床各個專科的電子病例,以知識體系為基礎我們可以充分發揮其特點是電子病例切實地為臨床專科服務,第四,以知識庫為基礎,真正實現臨床警示和提醒,這些警示和提醒是有據可依的,可以真正降低臨床醫療風險。再一個,以知識庫為基礎我們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輔助診療,臨床路徑和循證醫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