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引言
醫學圖像診斷在現代醫療活動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借助可視化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醫學已越來越離不開醫學影像信息,在臨床診斷、醫學科研等方面正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現代醫學影像的快速發展,各種數字化醫學影像設備的出現極大地方便了醫生的診斷。醫學圖像信息是多樣化的,如B超掃描圖像、彩色多普勒超聲圖像、核磁共振(MRI)圖像、X-CT圖像、X線透視圖像,各種電子內窺鏡圖像,顯微鏡下病理切片圖像等。隨著醫學診斷可視化技術的深入發展,人們正在不斷努力,尋求更清晰、更有診斷價值的高質量醫學圖像。
大量醫院在過去十多年間,引進了大批進口的先進醫學圖像設備,對提高診斷水平,加強對醫院等級管理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由于資金的困擾及儀器設計水平限制,大多數醫學圖像設備都沒有考慮圖像的儲存和傳輸功能,充其量配置一部打印機或X光膠片作圖像記錄。醫生的診斷是通過對儀器屏幕圖像或膠片進行肉眼觀察,憑個人的經驗所進行分析和診斷,其診斷結論往往主觀成分較多。
與此同時所產生的大量的影像資料對醫院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膠片備份、人工管理的方法,需要較大的存儲空間,消耗資金和管理人員,而且存在著資料丟失、查找困難、保存時間短等問題。這種方法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代化醫院迅速增長的業務要求,迫切需要一種自動化的影像管理系統來代替它。
傳統的膠片備份方式使先進數字醫療設備所生成的數字影像無法長期保存和再現,設備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醫院之間、醫生之間的交流越快越多。一些疑難雜癥經常需要多名專家進行會診;典型病例是實習和進修醫生學習的最佳參考資料;作為病人重要診斷資料的影像檢查結果需要共享。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高性能計算機、高速網絡和大容量存儲設備,為大量醫學影像和診斷信息的存檔和通訊要求提供了全面的技術保障。進入九十年代后,網絡技術飛速發展,費用不斷下降,使自動化的醫學影像管理和大范圍的圖像共享成為可能。
DICOM 3.0(Digital Imaging &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醫學數字成像和通訊標準。DICOM 3.0全面而詳細地定義了醫學影像的各個細節,內容涉及網絡傳輸、數據編碼、歸檔管理、介質存儲和打印服務等各個不同方面。DICOM 3.0標準的產生為各個數字醫療設備廠家提供了國際統一醫學影像傳輸標準,為PACS系統的發展鋪平了道路。該標準的制定使醫學圖像及各種數字信息在計算機間傳送有了一個統一的標準,通過數據接口與互聯網接通,就可以進行醫學圖像信息的網絡共享和遠程傳輸,實現計算機網絡診斷異地會診。
PACS與e_Hospital
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即IMACS——圖像存儲與傳輸系統,是應用于現代化醫院的各種數字醫療設備所產生的數字化醫學圖像信息的采集、存儲、診斷、輸出、管理、查詢、信息處理的綜合應用系統。PACS是實現醫學圖像信息管理的重要條件,它把醫學圖像從采集、顯示、儲存、交換和輸出進行數字化處理,其發展趨勢最后實現圖像的儲存和傳送,在節省存儲空間、膠片、顯影劑和套藥的同時,實現高效化的管理。
PACS技術在發達國家得到迅速發展,但國外的PACS在進入中國時遇到了很多難題。首先是價格過于昂貴,一般國外品牌的PACS,小型系統即要耗資幾百萬,大型系統更是高達千萬以上。另外,全西文的操作界面以及符合國外醫生習慣的設計思想難于讓中國醫生所接受。
通過對醫學圖像和信息進行計算機智能化處理后,可使圖像診斷摒棄傳統的肉眼觀察和主觀判斷。借助計算機技術,可以對圖像的像素點進行分析、計算、處理,得出相關的完整數據,為醫學診斷提供更客觀的信息,最新的計算機技術不但可以提供形態圖像,還可以提供功能圖像,使醫學圖像診斷技術走向更深層次。
RIS(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放射科信息管理系統,是放射科的登記、分診、影像診斷報告以及放射科的各項信息統計等工作的管理系統,RIS系統與PACS系統緊密相連,構成醫院數字醫療設備、影像及報告管理的解決方案。
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醫院信息系統,是現代化醫院的的管理和診療過程的管理系統,由掛號、門診、藥局、醫技、劃價、住院、收費、費用查詢、院長查詢、診間醫令、住院、病房、手術室、實驗室(LIS)、物資庫存、大型設備、固定資產等管理系統組成。PACS所管理的醫學圖像也是醫院產生的信息,醫院在使用PACS管理的圖像的同時,也需要HIS系統管理其他信息,所以PACS應當具有與HIS的互操作性和集成性。
遠程醫療(Telemedicine)在為農村及偏遠地區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90年代以來在國內興起的遠程醫療會診也是遠程醫療的一種典型應用。當前國內的遠程醫療一般是使用視頻會議系統進行雙方的通信,而病人的信息和診斷圖像通過視頻方式傳遞。如果有PACS和HIS的支持,實時傳遞數字化的醫學影像和診療信息,并支持多點信息交換,實現遠程醫學教育(Teleeducation)、遠程會診(Teleconsultation)和遠程診斷 (Telediagnosis)。
PACS/RIS系統采用DICOM3.0國際標準設計,以高性能服務器、網絡及存儲設備構成硬件支持平臺,以大型關系型數據庫作為數據和圖像的存儲管理工具,以醫療影像的采集、傳輸、存儲和診斷為核心,是集影像采集傳輸與存儲管理、影像診斷查詢與報告管理、綜合信息管理等綜合應用于一體的綜合應用系統。
PACS/RIS系統的基本功能是能夠幫助醫院簡化和加速醫學圖像和影像報告的顯示、歸檔和共享使用,以及海量數據的存儲和查詢,PACS系統主要是針對以下幾方面的應用:
醫生通過PACS系統,對病人的醫學影像進行顯示、處理以及診斷。這樣可以使醫生突破膠片的局限,對病人的影像進行全方位的處理和觀察,以便得出更準確的診斷。
節省大量的膠片,降低成本。以一家普通三甲醫院為例,一年節省的膠片費用大約在100萬左右。
醫生可在案頭以第一時間方便、迅捷的查閱病人的影像圖像,給出診斷意見。
對于個別病人需要醫院中許多科室的醫生或不同醫院的醫生共同進行會診。這樣可以應用PACS系統的會診系統,使醫生們可以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共同參與診斷活動。
可以管理海量的醫療影像檔案,可隨時快捷的調閱病人在不同時期的影像資料以及診斷報告。可通過報告模板簡捷的生成醫療影像報告,可進行費用、醫生工作量、申請部門的統計。
產品介紹
先馳PACS采用客戶端/服務器(C/S)和瀏覽器/服務器(B/S)結構,借鑒國外多家PACS/RIS系統先進技術,充分考慮國內醫院的工作流程及使用需求,經過大量的需求調研,結合自主研發的圖像處理技術、圖像存儲與傳輸技術,開發的低成本、高穩定、易維護的PACS/RIS產品。
系統以高性能、低成本的服務器、網絡及存儲設備構成硬件支持平臺;以主流關系型數據庫作為數據后臺存儲;以影像采集、傳輸、存儲、診斷、報告為核心應用;為多種影像設備提供全面的醫學影像綜合管理與應用解決方案。
系統結構圖
方便快捷的醫生工作站
影像診斷工作站
圖像處理功能包括,多種圖像瀏覽方式,圖像幾何變換、窗寬窗位調節、圖像濾波、偽彩色、動態播放、膠片打印、放大鏡、導入導出圖像。
輔助測量功能,提供箭頭標注、直線測量、角度測量、文本注釋、手畫線、矩形、橢圓形、折線、封閉區域面積測量等功能。
膠片輸出(DICOM網絡打印)將各種數字醫療設備生成的醫學圖像,輸出到醫用膠片或醫用打印紙上,也可以直接發送DICOM3.0 圖像到醫療設備,并且在診斷工作站上醫生可以直接進行膠片的打印;
DICOM網絡打印,提供豐富的影像編輯、排版與顯示處理功能;支持多人檢查圖像輸出到一張膠片上;支持多個醫療設備共用一個膠片打印機、一個醫療設備使用多個膠片打印機。
支持影像在線狀態信息的自動查詢、獲取和更新功能,為PACS影像完成歸檔存儲的第一時間啟動RIS診斷報告過程提供保障,最大程度的提供和優化患者影像診斷報告的完成效率和通過過程。可支持獨立的醫學影像查詢和瀏覽功能,提供與支持DICOM查詢和提取服務(Query/Retrieve)的第三方PACS系統集成并實現圖文報告構建和輸出能力。
先進的三維重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