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評估醫院信息系統應用水平的方法
劉海一
0、摘要
文章提出一種評估醫院信息系統應用水平的方法。這種方法包括兩部分:部門系統應用深度的評分和在全院信息系統的應用成熟度指數。第一部分是針對一個具體的部門系統,將信息系統應用深度情況劃分為6個等級,同時將系統處理數據的比例也作為系數考慮在評分中;第二部分對全院的評估是在第一部分評分得基礎上選擇一些關鍵業務,累計關鍵業務的應用評分形成醫院信息系統應用成熟度指數。
這個方法重點評估的是信息系統應用深度、范圍以及系統之間的信息共享程度。考慮到評估的可比性,通過劃分基本業務工作環節來代替醫院的部門,以此能夠實現醫院之間評估指數的相互對比。
采用該方法可評估醫院內單個部門應用信息系統的質量,定期得評估可對醫院信息系統發展過程進行縱向的評價;全院的成熟度指數可進行醫院之間信息系統應用水平的比較。
1、引言
醫院信息系統是一個復雜度很高的系統,其建設與應用難度也相當大。但信息系統應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醫院的服務質量和效益。近年來,我國醫院信息系統的建設發展很快,但是如何評估各個醫院信息系統應用的質量尚沒有一個比較一致的方法。醫院的管理者、醫務人員、信息技術人員在比較各個醫院信息系統建設時,往往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自己關注的方面來進行衡量。評價過程的主觀因素較多,因而這些衡量的結果難以進行對比。
國外醫院信息系統建設起步早,對信息系統的建設與應用研究投入了巨大的力量。近年出現了一些對電子病歷系統評價方法的研究工作。例如在多年前,美國醫院信息管理學會(HIMSS)就將側重與電子病歷應用的醫院信息系統分為5代[1],每一代反映了信息系統發展的水平。近年又將健康信息社區化問題考慮在內,對信息電子病歷系統應用層次的劃分模型[2]進行了修改。在這個模型中將信息系統應用劃分0—7共8個層次。有許多評估方法主要針對醫院在不同層次上應用信息后對醫療質量、醫療安全、效率[2—3]等方面所產生的影響和所獲得的效益。由美國HL7委員會制定的CDA標準中也針對電子病歷處理系統能提供的結構化水平將其分為3個層次[5]。綜合這些已有的評價方法和準則,我們可以看到,對醫院信息系統的評估方法與所考察的目標密切相關。一些方法側重于系統的技術結構與體系,也有一些方法偏重考察醫學信息的共享性。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對醫院信息系統的評價方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醫學信息化的發展,評價方法也在不斷變化與發展。
國家衛生部從1997、2002年制定了兩版醫院信息系統功能規范[6]。在這個功能規范中列出了醫院信息系統中十多個部分所應該包含的最低功能要求及其與外部的信息接口要求。該規范對于指導醫院比較完整地認識醫院信息系統所應具備的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這個規范側重于對信息系統功能的要求,而對應用范圍、深度、信息共享程度并沒有作為考察得重點。
許多醫院的管理者往往也感到對醫院信息系統的評價困難性。各個系統的開發商通常會強調自己系統的特色和優勢,引導醫院決策者選擇自己的產品。常見的情況是用開發工具或結構的新穎性來體現系統的先進性,用先進性來代替適用性,用局部系統的功能靈活性來代表整體系統與工作流程一致性。而一旦選擇應用了某個局部系統后,沒有適當的資金和管理投入解決信息共享問題。因而走入了引進系統——不滿足要求——更換系統——又不滿足要求的怪圈。特別是一些大型醫院,往往其信息系統應用的質量與其地位不相稱。因此,迫切希望有一種簡單明了的系統應用水平評估方法,能夠比較客觀反映醫院信息系統應用水平,引導醫院在信息系統選擇與建設中降低失敗的風險。同時也促進信息系統開發商注重信息共享與互聯,走向專向、深入和合作、共贏的方向。
本文提出一種醫院信息系統應用水平的評估方法。這個方法能夠給出各個部門信息系統應用水平的評分和整個醫院信息系統應用成熟度指數。利用這個成熟度評分來綜合地、量化地對醫院信息系統應用水平進行評估。同時也期望通過整個方法的應用,引導信息系統的開發商注重與其他系統的互聯與信息共享。
2、醫院信息系統應用水平的評估方法
2.1 基本方法
考察信息系統應用得好的醫院或部門我們可以發現幾個共同的特點:
(1)全流程應用。醫院信息系統的應用與醫院的醫療、管理等各項業務比較好地融合,信息系統是業務流程中的不可缺少的環境。
(2)應用全面。在醫院大部分部門的主要業務均全面地應用信息系統處理數據,基本沒有或完全沒有手工抄寫、處理數據的情況。
(3)數據共享。各個部門之間能夠最大程度地相互共享信息,沒有重復輸入數據的現象存在。
在確定醫院信息系統應用評價方法時,應當考慮充分反映出上述特點。同時我們也希望這個評價指標能夠:
在微觀上了解醫院中各個部門業務中信息系統應用的程度。
從醫院整體上掌握醫院信息系統的發展與應用水平。
對同一個部門、醫院范圍內的信息化建設發展進行持續的評估以了解發展狀況。
對各個醫院之間信息化建設進行量化的橫向比較。
基于上述情況的考慮,我們將整個評價體系設計成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基礎,針對醫院的醫療和管理過程中的每一個基本的業務,對信息系統的應用情況進行量化的評分;第二部分是醫院層面的綜合評價,選擇能夠反映醫院醫療和管理工作的關鍵業務,綜合這些業務部門的信息系統應用評分,得到一個整體的信息系統應用成熟度指數。
2.2針對單個基本業務中信息系統的應用水平評分
針對單個基本業務中信息系統的應用水平評分,是考察部門或業務層面信息系統應用水平的微觀指標。為了方便進行打分,我們從兩方面評價醫院信息系統在某個業務中的應用水平。一方面是應用的深度,另一方面是應用的范圍。
對應用深度的具體方法是將應用深度劃分為六個級別,用0—5級表示。我們定義它為業務層信息系統應用深度等級,簡稱OAG(Operational Application Grade)。考察的內容主要包括:處理信息的內容范圍、部門或業務之間信息共享程度、信息系統中的智能化支持業務工作的程度等。應用水平的級別的定義為:0級為最低,為完全手工處理信息;5級最高,為完全使用信息系統進行處理且具有智能化輔助決策的能力。每個級別基本判定原則的具體定義以及判定達到該級別的評判原則見表2-1。
級別 內容 技術評判指標
0 手工信息處理 沒有信息系統應用。業務工作完全手工處理
1 單項事務應用 1、有1項以上業務90%以上數據用計算機處理。
2、單機單項事務處理,實現數據錄入與簡單統計。
3、不同事務之間通過手工交換信息
2 部門業務處理 1、部門內主要業務應用計算機處理。業務數據90%以上用計算機系統進行處理
2、部門內計算機通過網絡連接,部門內部各環節共享信息,工作過程與數據采集一體化
3、部門內部主要業務不需手工交換信息,信息記錄以計算機系統記錄為主。
3 醫院信息集成 1、本部門與需要從外部相關部門獲得的業務數據90%以上通過計算機系統交換與共享。
2、本部門醫療與管理信息處理用計算機與全院通過網絡連接,與其他部門通過網絡共享數據
3、部門間無重復錄入數據。
4 過程控制與決策支持 1、具備級別3的功能,并實現跨部門的過程質量管理與監控。
2、部門內的醫療與管理信息全部實現計算機處理。
3、信息系統能為一項以上醫療、管理業務提供所需要的知識、自動錯誤檢查與提示等單項決策支持信息
5 智能化支持 1、在級別4的基礎上信息系統能為部門主要醫療與管理業務環節提供自動錯誤檢測與提示、為相關業務提供所需要的知識幫助。
2、具有從醫院外部系統獲得業務信息、支持信息能力。
3、系統有知識完善與獲取規則,能夠具備業務數據與知識庫具備自動關聯與不斷自動完善知識庫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