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
一、 區域衛生整體框架
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主要分為三級應用,市級數據中心業務應用服務平臺;鎮級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社區衛生服務管理系統;
(應用框架圖)
最終部署方式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沒有服務器,只需要訪問數據中心提供的診療以及健康檔案應用服務;
鎮級醫院沒有專門健康檔案服務器,直接應用市級數據中心提供的健康檔案管理服務,但在醫院內部有獨立的HIS數據庫服務器,醫院定時上傳醫療衛生數據中心所需要收集的醫療數據,同時通過數據服務中心提供的應用服務實現與其它醫療機構之間的數據交互;
二、 區域衛生項目內容
(1) 區域信息化服務平臺
(區域平臺架構)
區域衛生信息化平臺主要是由面向公眾的開放服務平臺、面向醫療機構的協同醫療平臺、面向社區的健康服務平臺、面向衛生行政主管機構的管理決策支持平臺以及機構之間的共享服務平臺構成;平臺建成后:
1) 可以有效的整合衛生作息資源,實現區域內醫療衛生信息資源的共享,提供高水平的衛生服務;
2) 滿足區域衛生管理、業務部門對信息的需求,滿足社會各級政府部門、公眾、專家對數據利用的需求,實現轄區內衛生資源統一規劃和集中管理;
3) 可實現數據的有效收集、分析、反饋和利用,實現轄區內衛生資源的動態管理與監控;
4) 可實現數據共享,建立數據共享的政策、實現機制和策略,實現業務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和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功能
1) 數據中心,實現全市人民的醫療和健康信息存儲;
2) 市民健康卡管理,實現全市所有的醫療機構一卡通;
3) 提供基本居民健康服務管理與數據收集,實現區域內醫療衛生信息資源的收集、整理、存儲與發布,建立完善的、統一的居民健康檔案,提高社區公共服務水平;
4) 數字化集成平臺,連接全市所有的醫療機構的信息系統,實現不同機構之間的數據交互,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5) 公眾服務平臺,為市民提供豐富的網上醫療信息,協助對廣大市民的健康實行科學的管理,提高市民健康水平和醫療質量;
(2) 鎮級醫院信息管理系統
建設從信息源采集信息,以醫療全過程產生的信息流為主信息流,以臨床信息系統為基礎,以病人為中心,以優質、高效、低耗為目標,信息高度共享,集醫院管理和醫療質量保證體系為一體的醫院信息系統。鎮級醫院信息系統建設目標:
1) 實現HIS、CLS、LIS、RIS、PACS、體檢系統及其它系統的有機融合,主要是HIS業務系統與LIS檢驗系統的一體化整合、HIS業務系統與PACS系統的一體化整合。實現管理信息、醫療信息、影像信息、實驗室信息、病人信息、病歷信息、藥品信息、財務信息、物資信息的共享。
2) 智能化醫生平臺:門診、住院、醫技醫生工作站通過多種可行的技術手段,使醫生快速完成病歷書寫、開處方、下達醫囑、下診斷、發報告,自動形成電子病歷。醫生可即刻查詢檢驗、放射、功能、病理的結果報告,可調閱影像資料,可即刻獲得藥品、病歷、診療常規等方面的資訊;
鎮級醫院信息化系統功能
(1) 醫生工作平臺,主要包括:門診醫生工作站、住院醫生工作站;
(2) 護士工作平臺,主要包括:護士工作站、護理電子病歷系統;
(3) 醫療質量管理,主要包括:藥品咨詢監控系統;
(4) 費用管理,主要包括:門診掛號、收費、住院登記及押金管理、出入院結算等;
藥品、物資管理,主要包括:藥庫管理,藥房管理、衛生材料管理等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