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結構化電子病歷系統的研發
梁志偉 王永運 楊文雄 張新云 劉保延 梁祖葉
摘 要 目的:針對臨床醫療實踐與科研信息應用對電子病歷提出的需求,研發一種可實現挖掘、
發現、分析及總結診療規律與知識,支持臨床決策的自由錄入彈性結構化電子病歷系統。方法:分
析電子病歷系統研發動因、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提出一種可用于挖掘與總結診療規律的知識發現
型的彈性結構電子病歷錄入模型;參照國家行業規范及自定義企業級標準與規范,采用可擴展性標
記語言(XML)結合關系型數據庫技術,通過自主研發互定位算法與敏感信息的節段式電子簽名,實
現電子病歷系統及其功能模塊的研發。結果:研發出具有彈性結構“即見所得”的電子病歷系統,
實現海量自由文本錄入、存儲、交換與處理,并確保敏感信息安全與可抗抵賴的電子病歷系統。意
義:提供了數據豐富、即時互見的信息存儲與交換平臺,輔助臨床醫療決策,推動臨床科研一體化
及醫院信息化建設。
關鍵詞 電子病歷 健康病案 XML 標準 彈性結構化 即見所得
1 引言
電子病歷系統的發展已經從最初單純地采用紙病歷圖像掃描,演變到用于解決病歷自然文本中
有用信息的提取和應用及支持臨床決策,甚至是應用標準實現信息共享的更高階段。然而現今醫療
衛生數據在支持衛生事業決策過程中仍存在著信息分散、醫院數據管理系統之間信息存儲結構標準
不一、信息難以相互識別和交換等不利因素。有學者提出了一種基于C D A 的結構化編輯器,用標
準術語進行結構化錄入,而該編輯器自動生成的自由文本一經修改,嚴格的結構化就遭到了破壞,
要進行必要的手工調整。也有一些學者提出了應用OpenSDE 建立特定領域期待學概念樹,實現電子
病歷系統的臨床錄入,而在臨床科研的病歷信息采集的可擴展與收縮性功能有待于加強。為應對醫
療信息系統發展及臨床科研對電子病歷性能提出的需求,在前期富知識發現型電子病歷模型研究的
基礎上,本文進一步提出研發集節段式電子簽名“即見所得”用戶界面于一體的彈性結構化電子病
歷系統。該系統能夠實現臨床醫療數據的自由文本錄入彈性結構化,錄入界面“即見所得”,有利于
挖掘、發現、分析并總結診療規律與知識,輔助支持臨床決策,對加快推動醫院信息化建設,促進
臨床科研一體化有輔助意義。
2 方法與系統方案
2.1 建立基于XML標準規范 電子病歷需要實現互操作性離不開信息標準化。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擴展性標識語言)作為互聯網應用標準語言,逐步成為互聯網上進行數據交換和傳輸提
供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