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新社區衛生服務
綜合管理信息系統
技術需求書
目 錄
第一章 系統概述 3
1.1 建設背景 3
1.2 原系統建設情況 3
1.3 新系統建設必要性 4
第二章 建設目標 6
第三章 總體要求 8
3.1 業務概述 8
3.2 建設原則 9
3.3 應用框架 11
3.4 技術架構 11
3.5 數據來源 11
第四章 新社區衛生業務綜合管理系統需求 13
4.1 居民健康檔案管理 13
4.2 改造原系統中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管理站版本 14
4.3 新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統 15
4.4 新建區縣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統 16
4.5 完善市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統 17
4.6 完善市區兩級數據中心及數據交換中心 19
4.7 GIS分析與展現 22
4.8 標準體系建設 23
第五章 社區衛生財務核算和物資監管子系統基本需求 24
5.1 系統架構 24
5.2 功能設計 24
第六章 技術要求 27
第七章 標準要求 30
7.1 系統運行與使用規則 30
7.2 數據標準 30
7.3 系統開發規范 30
第八章 實施與培訓要求 32
8.1 實施范圍 32
8.2 進度要求 32
8.3 培訓要求 32
8.4 技術支持與售后服務要求 33
第九章 第三方測評及其他要求 35
9.1第三方測評 35
9.2 專家資源 35
9.3 需求調研 35
9.4 有關費用 35
第十章 市級系統環境配置要求 37
10.1 小型機描述 37
10.2 存儲系統描述 38
10.3 系統軟件選型說明 39
10.3.1 市級平臺數據庫和數據倉庫 39
10.3.2 市級平臺應用中間件技術指標 39
10.3.3 市級平臺消息中間件技術指標 39
10.3.4 市級平臺報表工具技術指標 40
第十一章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系統軟件選型要求 41
第十二章 對投標人的特殊要求 42
附件1 系統軟件與硬件技術要求 44
附件2 社區衛生業務系統功能設計 61
概述 61
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系統(社區衛生站版)功能設計 61
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系統(社區衛生中心版)功能設計 63
社區衛生區縣平臺及應用系統功能設計 76
社區衛生市平臺及應用系統功能設計 81
社區衛生數據交換功能設計 83
標準化體系建設 85
附件3 社區衛生財務系統功能設計 86
概述 86
功能設計 86
附件4 原社區衛生服務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社區衛生一期)建設情況……………………… 107
(注:正文中凡是帶*標記的為重點提示)
第一章 系統概述
1.1 建設背景
“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是中國共產黨十七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衛生部部長陳竺在2008年年初的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也將繼續發展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和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發展列為今年衛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社區衛生服務是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目標的基礎環節。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構建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醫院和預防保健機構分工合理、協作密切的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對于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優化城市衛生服務結構,方便群眾就醫,減輕費用負擔,建立和諧醫患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1.2 原系統建設情況
社區衛生服務管理的信息化不僅可以為社區衛生服務開展提供更高、更快、更準的現代化管理手段,而且還可以實現全市1633萬老百姓健康檔案的統一、規范、動態管理,為全面掌握、評價和提高大眾健康提供科學的依據。
北京市一些基礎條件較好并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區縣,如東城、西城等,為了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現已研發出一些適于本轄區工作需要的管理軟件,但對于絕大多數區縣,包括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區,目前仍處于手工操作階段,都還沒有相應的信息管理系統來支持他們的業務開展。
為進一步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建立覆蓋全市城鄉的醫療預防保健網,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快捷、經濟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2005年底,北京市衛生局啟動了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發項目(下簡稱原社區項目)。截止目前,該項目已按要求實現了:
完成了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系統(站版本)。 其中健康檔案(針對成年人、慢性病人等)、醫生工作站、收費劃價、藥房管理、慢病管理等功能在二十多家試點站推廣使用。計劃生育、健康教育、婦女保健、老年保健、兒童保健等公共衛生功能因為業務未完全開展等原因,只完成了部分功能。
按招標文件要求完成了社區衛生數據交換平臺。通過數據交換平臺,實現了社區衛生機構之間(站與站)的數據與信息交換,社區衛生機構與市平臺的數據與信息交換。
社區衛生OA系統、社區衛生服務網站完成了部分功能,將由一期承建商負責繼續完善。
4.按招標文件要求完成了社區衛生標準化建設中的數據交換標準、數據代碼規范、數據集標準等。
5.按招標文件要求完成了社區衛生精神衛生子系統。實現了精神衛生一類二類卡的數據直報與統計分析。
6.按招標文件要求完成了社區衛生基礎開發平臺,為后續的業務與需求擴充建立了底層技術開發平臺。
7.按招標文件要求完成了社區衛生智能分析系統(市社區衛生數據平臺)。
系統在宣武和西城兩個區中20多家試點站推廣使用。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原系統還未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區縣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兩級管理平臺,市級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管理平臺也需要擴充和強化,社區衛生服務標準也有待進一步完善。
1.3 新系統建設必要性
最近兩年,社區衛生工作發展十分活躍,方針、政策和改革措施不斷推陳出新。在對原系統試點運行情況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原系統招標時提出的需求已遠不能滿足當前社區衛生體制變革的需求,亟待拓展和提高。其具體表現如下:
一、方針政策發生變化
原社區項目缺乏對“收支兩條線”和“藥品統一采購和配送”等政策變化的相應支持,同時,“加強監管、建立績效考核體系”也需要有新的功能模塊來支持。
二、管理模式發生變化
社區衛生改革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由重效益輕公益向重公益輕效益轉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衛生服務功能強化,原系統已不能完成適應,需要重新改造(站版)。同時,新的社區衛生四級管理體制(市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區縣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建立,也需要有相應的管理系統予以支持。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系統只實現站所有功能。應在站版本基礎上強化。根據北京市社區衛生政策,允許部分有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特色門診和住院,因此中心版本應包含特色門診模塊和住院模塊等。區縣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的建立,需要建立相應的管理信息系統。
三、系統建設還需完善
原系統僅側重于醫療和慢病管理,公共衛生內容較少,沒完全體現出以“六位一體”的居民健康管理理念,也不能有效實現雙向轉診和與醫院的信息互聯互通,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而對于社區衛生業務的數據分析,由于種種原因,系統只實現了基本查詢、日常報表統計,更深層次的統計分析工作還開展得很少。
四、系統后期維護存在問題
北京市政府規劃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數量是35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數量是2953個。原系統的社區衛生服務站應用軟件開發采用的是C/S技術架構,要實現所有社區服務站的系統安裝、調試、維護和升級需要耗費極大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相當困難,及時的更新維護基本不現實,存在極大風險。
五、健康檔案安全性需要加強
系統對居民健康檔案的隱私性沒有建立良好的保密和安全訪問管理機制,有待進一步加強。健康檔案的存儲格式不能滿足長期存儲的要求,不適合交換,不利于雙向轉診的開展。
這些問題都嚴重制約了原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系統亟待進一步改造和重建,以適應當前社區衛生發展的需要。
第二章 建設目標
新社區衛生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下簡稱新社區項目)的建設總目標是:根據北京市當前社區衛生方針政策和各級社區衛生服務管理實際需要,在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系統建設一期建設的基礎上,構建覆蓋全市的社區衛生服務和管理機構的綜合信息系統。系統建成后可徹底改變社區衛生服務和管理的手工現狀,在全市所有社區衛生機構基礎網絡的互聯互通的基礎上,以信息化的手段支持社區衛生“六位一體”的服務(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支持實現全市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建立;支持市、區社區衛生管理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所轄范圍居民健康的信息管理;支持市、區社區衛生管理機構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人財物的綜合管理。支持實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利用信息系統優化就診流程,方便醫護人員操作。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社區衛生服務環境,加強政府對社區衛生服務的監管力度和決策能力。
其具體子目標為:
一、建立新社區衛生業務管理信息系統
改造原系統中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管理站版本,變C/S架構為B/S架構。加強健康檔案的數據分析能力和安全性,體現出“六位一體”全方位衛生服務管理功能。改造原系統中收費劃價模塊,建立收費劃價的單機版應急軟件,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