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建設的第四種模式
作者或出處:徐德林(計算機世界網)
國內醫院的HIS建設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雖然發展道路曲折,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衛生部最近的抽樣調查顯示,在國內近17000家縣以上醫院中,有31%的醫院已經建設了HIS系統。
在20年的發展中,國內HIS建設經歷了以下三種模式:醫院自己開發軟件(或與人合作開發)、醫院請人開發軟件和醫院購買商品化軟件。
現在,國內醫院HIS建設普遍采用購買商品化軟件的模式,1994年以來,全國至少有5000多家醫院通過這種模式建設了自己的HIS系統。
三大矛盾
但購買商品化軟件也存在很多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大矛盾:
1. HIS是產品還是工程?
國內HIS經過多年的發展,HIS公司總希望把HIS做成“通用”產品,希望能滿足“所有”醫院的需求,盡量不做客戶化修改或者少修改。因此對于大型HIS系統而言,任何修改都非常困難,不但影響系統的穩定性,還會延長實施周期,增加成本。對于醫院來說,總是希望HIS公司能按照醫院的管理模式開發、修改軟件,盡量滿足醫院現行的管理模式,希望HIS按工程來做。
這是一對永遠的矛盾,問題之一。
2. 醫院在HIS建設中到底應扮演什么角色?永遠是被動接受者嗎?
醫院與HIS公司簽了合同,但醫院并不真正了解軟件,公司也不真正了解醫院的需求。于是,需要經過需求調研、修改、安裝、培訓、使用的過程。結果卻是:再修改、完善、扯皮、協調,沒完沒了。醫院永遠是等待者、接受者、配合者,永遠是被動的。
永遠被動,問題之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