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建醫院PACS 方案的選擇及優化
鄒常敬, 陳燕萍
醫學影像的存檔和通訊系統(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2
nication system , PACS) 是一套能使醫院高效獲取、傳輸、儲存
醫學影像資料的現代化醫學信息系統,也是醫院管理現代
化、信息化的標志。
目前,大多數用戶對PACS 并沒有一個很清晰的概念。
究其原因,是對PACS 缺乏深入的了解。PACS 是多學科相互
滲透發展的產物,它與計算機科學、醫學及管理科學密切相
關,是一套應用于醫院,對醫院影像數據實施計算機管理的
專業化信息系統,其核心是醫學影像的儲存和傳輸。抓住了
PACS 的核心,管理和決策者對怎樣搞好醫院的PACS 就能做
到心中有數。那么,PACS 究竟能給醫院帶來哪些經濟和社
會效益呢?
首先,PACS 使圖像數字化的最大好處有兩點:第一,能
夠長期無損地保存原始圖像,必要時還能進行后處理和分
析。避免了應用膠片保存圖像而導致的損失,包括膠片的霉
變、丟失以及制作膠片時造成的信息損失(如CT在屏幕顯示
時理論上可通過調節窗口顯示2 000 級左右的灰階,而照在
膠片上多顯示為16 級灰階) 。第二,可以通過網絡傳輸和共
享。理論上,網絡延伸到哪里,圖像便能傳輸到哪里。
其次,PACS 主要是通過降低膠片使用量來實現經濟效
益的,膠片的使用量越大,帶來的經濟效益越明顯。同時
PACS的應用大大地提高了醫院的管理水平和診療質量,可
方便患者,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從而間接地提高醫院整體
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考慮到目前計算機的性能和普及程度,海量存儲介質的
不斷推出,網絡的不斷延伸,構成PACS 的硬件應該說是相當
成熟的。盡管新的技術和設備還在不斷涌現,但我們不能消
極地等待更新技術出現而失去應用PACS 的最佳時機。對于
醫院而言,PACS 可以購買或自主開發,根據醫院實際情況,
PACS 要進行不斷升級、完善,并要實現與醫院醫療信息系統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 HIS) 、放射信息系統( radiology in2
formation system , RIS) 無縫集成。但由于各個醫院的實際情況
不同,實現PACS 可采用的軟、硬件方案也不相同,因而,醫院
對組建PACS 方案的篩選和優化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這樣說,
把好了這一關,醫院PACS 的成功才有保障。以下是組建
PACS 方案選擇及優化的基本原則。
1 醫院是否都需要PACS
PACS 是隨著計算機的普及,網絡的不斷延伸,數字化影
像設備的不斷推出而不斷發展和逐步完善的產物。對醫院
的現代化、信息化建設而言, PACS 當然是必不可少的。然
而,由于PACS 需要的資金投入很大,其短期經濟效益也不明
顯,因此,一定要結合醫院的規模、經費情況、現有的影像設
備以及醫院對PACS 需求的緊迫性來綜合考慮。
所有接入PACS 的醫學圖像必須遵循統一的標準,即
DICOM(digital imaging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 醫學數
字成像和通訊標準。對于一些中、小型醫院來說,如果醫院
現有的符合DICOM3. 0 標準的數字化設備不多或完全沒有,
且工作場所又相對集中,同時,需要作檢查的患者人數又不
是太多,則首先要考慮PACS 能為醫院帶來的經濟效益。因
此,對于中、小型醫院來說,不需要匆忙上PACS。
當然,對于經濟條件較好的中、小型醫院,也可以考慮以
各影像設備所配備的工作站為中心組建mini2PACS。并配備
接入Internet 的功能,解決圖像的存儲和軟閱片以及必要時
的遠程會診。值得注意的是mini2PACS 也必須完全符合
DICOM的規范,這樣,即使原產生圖像的影像設備及工作站
發生故障或被淘汰后, 原存儲的圖像數據還能在其他的
PACS 系統中繼續使用。
對于一些大型的綜合醫院,則應組建全院的所謂“Full
PACS”,即涵蓋全部醫學影像學科范圍,包括所有醫學成像設
備、有獨立的影像存儲及管理亞系統、足夠量的軟拷貝顯示
和硬拷貝輸出設備,以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