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S 在醫院的實施
李旭文 簡卓為 楊 眉 潘曉雷 李文璞
武警廣東總隊醫院計算機中心(510507)
摘 要 利用現代通訊技術, 計算機技術、數字化圖像技術, 規劃和建立PACS 系統, 完善H IS 系統, 使醫院走出“以醫院為中
心”轉向“以病人為中心”的關鍵一步。
關鍵詞 PACS 醫院管理 H IS
1 前言
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 在各行業中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世界正進入一個數字化的時代。在醫療領域, 數字診斷設備
也逐漸成為一種新標準, 被越來越多的醫院和用戶所接受。
所謂數字化醫療設備, 就是數據采集、處理、存儲與傳輸等過
程均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 在計算機軟件下工作的醫療設
備。CT、B 超、X 光機等這些用于臨床診斷的設備, 其數字技
術的含量, 已經成為衡量一家醫院醫療診斷水平和綜合實力
的重要標志。
PACS 是醫學影像、數字化圖像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
絡通訊技術相結合的產物, 它將醫學影像資料轉化為計算機
能夠識別的數字信息, 通過計算機和網絡通訊設備對醫學影
212·醫學信息2001 年4 月第14 卷第4 期 開發應用經驗交流●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像資料(圖形和文字) 進行采集、存儲、處理及傳輸等, 使醫學
影像資源達到充分共享。從80 年代初提出PACS 概念到90
年代初歐美國家及日本建造一些實用的PACS, 經歷了10
年。當時PACS 使用的是專用設備, 造價十分昂貴; 90 年代中
期, 雖然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圖形工作站的發展使得PACS 的
整體價格有所下降, 但對于大多數醫院來說仍難以接受; 進
入90 年代末期, 微機性能的迅速提高以及高速網的快速發
展使得PACS 終于可以建立在被多數醫院接受的水平上。
PACS 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這個階段的特征是: 需要大
量的投入、深入的研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由于國內各家醫
院實際情況不盡相同, 起步時期在構建PACS 上只能根據本
醫院的實際情況進行組建。
2 PACS 會給醫院管理帶來什么
傳統的影像資料保管方式完全由手工操作, 膠片容易污
損、丟失的問題始終困擾著每一位醫生, 由于許多重要的影
像信息沒能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利用, 給臨床、教學和科研造
成很大的損失; 病人影像資料在影像科室與臨床科室之間的
傳遞完全由病人或病人家屬、護士來回奔跑完成, 工作效率
低下, 無法做到影像資料的真正共享。實施PACS 會徹底改
變這種狀況, 為我們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方便。
211 對醫院管理者 實施PACS, 能最大限度減少膠片使
用量及洗片費用、存片空間等, 為醫院節約大量開支; 利用現
代技術提高工作和管理效率。
212 對放射影像醫生 圖像隨時獲取, 節約工作時間, 提高
工作效率; 可以在任何地方閱片(而不僅在閱片室) , 便于科
室醫生會診; 可以迅速獲取病人歷史資料以及參考病歷。輔
助準確診斷; 通過網絡可以得到或提供臨床專家服務, 進行
遠程會診。
213 對臨床醫生 可以更快、更便捷獲取病人影像信息, 以
便隨時了解病人各方面病情情況。
214 對病人 縮短候診時間, 加快診斷和治療速度, 當場可
以得到檢測結果; 可以通過網絡得到專家診斷; 可以長期保
存病歷資料, 并能在以后就診時迅速查詢, 以便對照, 進行正
確診斷。
3 設計思想
311 標準化 D ICOM 標準以計算機網絡的工業化標準為
基礎, 它能幫助更有效地在醫學影像設備之間傳輸交換數據
影像, 這些設備不僅包括CT、MR、核醫學和超聲檢查, 而且
還包括CR、膠片數字化系統、視頻采集系統和H ISöR IS 信
息管理系統等。方案把支持D ICOM 標準作為PACS 的基本
設計考慮, 要求任何PACS 設備的引進和改造, 均須提供或
解決對D ICOM 標準的支持。已裝備的非D ICOM 影像設備
通過軟件D ICOM 網關模塊連入PACS 構架內。
312 經濟性 所有設計必須與醫院設備現狀、經濟水平、投
資力度及遠景規劃相結合。規劃時高瞻遠矚, 高標準設計, 又
要合乎醫院情況, 易于擴展升級、易于操作、易于管理維護、
易于用戶掌握和學習使用。在完成系統目標的基礎上, 力爭
用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 保護投資。避免盲目建設和重復建
設的浪費。
313 提高兼容性, 向“集中”“在線”管理發展 “集中”是“在
線”的基礎。進行信息查詢的人會感覺到, 查詢很久以前的信
息, 除了比查詢很近的信息所用的時間長一些外, 沒有其他
區別, 似乎所有的信息都始終在系統中處于READY 狀態。
以目前的計算機技術, 實現這種功能不是難事。
“集中”和“在線”需要先進的管理方法, 以及很大的資金
投入。以PACS 本地為主的存儲方法將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
渡階段。
314 階段性 鑒于PACS 是一個復雜的、技術含量高和投
資高昂的系統工程。醫院在考慮到PACS 的先進性、功能疊
加升級能力(發展潛力) 和經濟承受能力的前提下, 結合本院
的實際, 確定了階段性發展的原則。一期工程完成放射科內
部小型PACS 的架構。二期將醫院所有影像設備互連, 建成
大型病歷庫, 并開通遠程診斷業務。三期完成與H IS 的互連,
使整個醫院的網絡成為一個整體, 并方便及時與外界交流。
所以系統設計為模塊化結構。根據不同成像部門特點及其功
能, 形成若干子系統, 在此基礎上實現網絡的整合。根據各子
系統特點進行分別設計, 使其可以相對獨立地逐步實現其各
期的目標。
4 建設PACS 必須考慮的幾個問題
411 更新觀念, 規范管理 樹立真正“以病人為中心”的思
想, 為病人提供優質服務是使用PACS 的宗旨。醫療資源充
分共享是PACS 的魅力所在。利用PACS 可以促進影像科室
的管理水平的提高, 促進工作流程更趨合理化和規范化。但
是, 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PACS 不能替代管理, 只有規范
化的管理才是建好、用好PACS 的保證。
412 建立人員培訓機制 一個PACS 系統是否成功, 關鍵
是看醫院是否真正將這個系統用起來。筆者認為要用好
PACS, 最基本、最關鍵的工作是人員培養。醫護人員沒有用
過計算機的大有人在, 一下子讓它們操作計算機利用PACS
輔助工作, 其困難程度可想而知。如果醫護人員不習慣使用
計算機手段傳輸信息, 操作不順利, 一點點的“差錯”就會造
成工作停滯并引起混亂。此外, 使用PACS 勢必要改變醫護
人員多年來形成的工作習慣, 但這個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
事, 靠行政命令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建立完善的培訓制
度, 完成對全院醫護人員的計算機“掃盲”工作。
413 醫院網絡 PACS 和H IS (醫院信息系統) 相連接, 是早
晚要解決的問題。解決得不好, PACS 就會變成孤立運行的
系統, 造成投資的浪費。PACS 與醫院已建網絡H IS 系統實
現有機連接, 使PACS 成為醫院整個信息系統中的一部分,
因此必須考慮帶寬, 對一般醫院來說, 網絡帶寬骨干傳輸采
用100M , 終端接入使用100M 到桌面基本可以滿足圖像高
速傳送的要求。
●開發應用經驗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