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蔡筱英, 李 孜, 趙宇龍, 呂孟濤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醫藥衛生管理學院, 湖北武漢 430030)
摘 要: 討論了基于CöS 框架的心血管疾病信息檢索系統的研制方法, 并對系統的體系結構和功能結構進行了說明。
關鍵詞: 信息系統; 數據庫技術; 信息檢索
中圖分類號: TP399 G356 文獻標識碼: A
1 建立本系統的意義
心血管疾病是當今威脅人類最嚴重的疾病之一。盡管近
30 年來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除東歐各國外都有不同程度的下
降, 但仍是多數國家45 歲以上男性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在女
收稿日期: 2004203229
性則是僅次于腫瘤的第二位死因, 嚴重影響著人類的期望壽
命和生存質量。
在我國, 隨著傳染病被控制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患
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日益龐大, 因此心血管疾病倍受廣大醫
生、患者的關注。目前, 國內心血管信息系統發展還很落后,
只有北京大學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的心血管中草藥數據庫、心
532 醫學信息2004 年9 月第17 卷第9 期 M edical Info rmat ion. Sep. 2004. Vo l. 17. No. 9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血管藥品數據庫和心血管流行病數據庫具有一定規模, 其余
商業性數據庫(如維普和CN K I) 只收集有心血管疾病方面
的文獻。目前, 衛生部已投資217 億元將建立全國衛生信息
網, 以推動全國各級衛生系統的信息網絡化, 資源共享化, 最
終與國際接軌。本系統可作為信息網的一個心血管疾病信息
專題子系統, 密切結合專科醫護人員、科研人員的需要, 建
立全文信息、科研機構、藥品分析、專利信息等信息檢索數
據庫, 并在網上發布。數據庫信息資源全面系統, 并對各種
數據信息進行深度分析, 強化信息系統功能, 提高信息服務
的質量和水平, 拓寬信息服務范圍, 以實現未來各臨床科室
以及各級醫療機構信息資源的數據庫化和網絡化。
2 系統建設目標
211 要體現先進性
采用當今國內外先進和成熟的計算機硬軟件技術, 使新
建立的系統能夠最大限度地適應今后技術發展變化和業務
發展變化的需要。本系統作為醫學信息系統的一個資源子網
進行建設, 并以校園網為基礎, 實現學習和其附屬醫院之間
的信息資源共享。由于本系統作為一個獨立的子系統在校園
網上運行, 不存在與現有的網絡數據發生交叉的可能性; 考
慮到學校各單位計算機設備和操作系統的實際情況, 擬采用
CöS 結構, 以瀏覽器作為用戶與服務器交互的接口。
212 要體現可移植性和可擴充性
本系統應具有較好的可移植性, 將所有文件封閉在一個
文件夾內, 以文件夾作為系統接口, 若需要變動文件目錄結
構, 應能夠視系統所在文件夾為最小單位, 不需要改動內部
結構。本系統應易于擴充升級, 既能滿足當前的需求, 又為
今后的擴充留有空間。
213 要體現實用性
即最大限度地滿足實際工作要求。體現在: ①系統總體
設計要充分考慮用戶當前各業務層次、各環節管理中數據處
理的便利性和可行性; ②采用總體設計分步實施的方案; ③
采用統一瀏覽界面, 便于不同層次用戶的操作。
214 要體現安全可靠性
目前, 由于基于計算機的電子文獻復制、盜版成為輕而
易舉的行為, 任何人只要具備一臺計算機, 對Internet 上的
大部分資源都可以輕易復制、播散, 對于一些需要保護的資
源, 雖然采用賬號密碼的方法可以有效阻止無權限用戶看到
資源, 但無法阻止權限用戶播散資源。本系統應當盡力解決
資源安全問題。
215 用戶界面友好
檢索系統效率的高低, 大部分取決于文獻著錄是否標
準。系統將采用標準的文獻著錄格式, 以中圖法第四版作為
文獻分類標準, 主題標引則依據《醫學主題詞表》, 每篇文獻
給出1- 6 個主題詞, 統稱為關鍵詞。
應用系統的設計應符合日常辦公運作的需求, 易使用、
易維護、適用非計算機人員使用, 功能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