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絡技術現狀分析與技術概述
目前在網絡組網技術中比較成熟和應用較多的技術有以下幾方面網絡類型:
Ethernet:10M、100M、千兆以太網,
ATM:25M、155M、622M、2.4G,
DDN:64K、128K、1M、2M,
X.25:64K
FDDI:100M 面臨淘汰。
在端口數據分配上也分為共享式和交換式,
網間數據交換核心方面分為路由和三層交換兩種技術。
在以上幾個方面中網絡類型的選擇是關鍵,目前的主要技術之爭是發生在以太網和ATM之間的,這兩種技術各有短長
ATM技術相對以太網來說是一種較為為新型的技術,它基于面向連接,提供QOS保障,在實時數據傳送,預留帶寬方面有不可比擬的優越性,特別適合實時多媒體的交互式通訊和一些突發性的數據傳送要求,它針對不同的數據通訊類型會給予不同的質量保證,另外小信元有利于速率的不斷提高,但由于其技術成熟度不夠,和目前直接基于ATM的應用類型還比較少,它的優越性受到了限制,另外它的元件和設備價格昂貴是另一個不利與推廣的弱點。
以太網技術相對成熟,而且多數應用基于以太網開發,所以決定了目前它在網絡中占主導地位,受多數用戶的青睞。在此我們推薦使用百兆快速以太網技術,它在技術上由以太網衍生出來、性能價格比高,現在相關技術已經穩定,并且非常適合醫保網絡系統使用。在此方案中我們選擇百兆以太網與三層交換作為技術定位的基本模式。
1.1 網絡技術選擇
根據應用實際需求,和網絡功能、性能、安全性等多方面的分析,對網絡技術做出如下選擇:
根據應用系統的需求和接入網絡方式的特征,醫保網絡采用10M/100M全交換結合的方式構建自己的網絡通信平臺,采用虛網劃分技術,虛網間數據傳輸實現第三層交換,為桌面設備提供10/100M以太網接入,并同時具有技術領先性。
主干為百兆快速以太網。
服務器以100base-T接入。
普通網絡用戶PC采用10/100Base-T方式接入。
網絡基本形式為交換式網絡。
1.2 網絡設備的系統結構
選擇完全分布的系統結構(處理能力分布和存儲能力分布)。
選擇存儲轉發式交換技術(Store-forward)以支持低速網絡接口和高速網絡接口的交換及對錯誤幀的過濾。
選擇統計時分復用(TMD)數據交換總線結構的交換設備減少系統延時。
選擇支持多種網絡接口的設備。
1.3 虛擬專用網絡(VPN)
靈活多樣的虛網劃分手段,基于端口,基于地址和給予應用虛網中的站點不應受接口類型的限制。
支持網絡站點的自由移動,虛網標志可被交換設備自動識別以保持原有虛網屬性。虛網可延伸到整個信息中心網絡,跨越各種交換設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