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人人都知道電子病歷的好處,但醫生們還是有些抗拒。難道還要再等上30年,才能真正實現這個目標嗎?
當人們談到美國電子病歷(EMR)的前景時,圣巴巴拉郡(Santa Barbara County)常被認為是樣板。該地區在1999年創立了一個非盈利性機構,用可互操作形式的電子記錄在診所之間共享病人信息,把加利福尼亞地區的各醫院和醫生辦公室連接起來,其目標為提高醫療衛生水平和削減成本。
該項目由全美知名的醫療專家和CareScience公司的前首席執行官(CEO)大衛•布萊爾博士(Dr. David Brailer)主管。CareScience是醫療保健品質監測軟件提供商,同時也是項目的主承包商。布萊爾從2004年開始花了兩年時間擔任首位全國醫療衛生IT協調員。為實現目標,幾百名醫療衛生管理層人員參與了數據交換形式的研究。
然而到了去年12月,圣巴巴拉郡的數據交換計劃卻悄然落下了帷幕。在耗盡了1,000萬美元的資助經費后,該地區的醫療機構卻看不到這個項目還有什么繼續下去的價值。盡管在該區域還有許多醫生仍在使用電子記錄,但跨診所共享數據、輕松地跟蹤病人治療的夢想卻已黯然消褪。
圣巴巴拉郡作為一塊試金石,顯示了美國醫療衛生系統向真正的電子病歷網絡推進的緩慢進程。這次的診斷結果是:比想象的更糟。
官方人士也有一些積極舉動。不久前,羅德島州參議員謝爾登•懷特豪斯(Sheldon Whitehouse)介紹了3個旨在推動醫療保健信息化進展的法案。第一個法案是創立一個私有非盈利機構開發用于醫療衛生數據共享的基礎架構。另一條是為醫療衛生的質量管理提供資助,包括鼓勵電子記錄的保存。第三條是把那些做得出色的醫生與政府的獎勵掛鉤起來,獎勵他們在預防保健上的成績。他的目標是更快地達到蘭德公司(Rand Corp)的預測,即如果能更好地利用醫療保健領域IT技術,每年可節約800億~2,400億美元。懷特豪斯表示,“我都等不及了。”
外部壓力是必要的,無論是來自立法、病人、還是通過保險為醫療保健埋單的商業公司。在歷經失敗、醞釀和成功等階段后,如果沒有明顯的推動力,從這些地區醫療信息機構的經驗看,該進程仍將保守緩慢。
失敗項目的檢討回顧
圣巴巴拉郡項目失敗的部分原因要歸結于它的野心過大。它的數據交換承諾在該地區的所有醫療提供者都能共享病人的X光射線、實驗室數據、處方、出院病歷總結和其他數據——這個目標最后被證明實在太大了。
在漫長的等待里,醫生和管理人員早已厭倦了它能聚集各種來源的全部數據的承諾。“如果我們采用漸進的方式,如首先獲得實驗室數據,然后是藥房數據,或者按其他的合理順序,我們本可以取得更大的成績。”薩姆•普珀(Sam Karp)分析說。他在圣巴巴拉郡項目實施的大部分時間里都擔任加州衛生保健基金會的首席信息官(CIO),該基金會為圣巴巴拉郡項目投入了1,000萬美元資助。
盡管該數據交換被終止了,但該區域的醫院和醫療提供者仍然通過門戶和實驗室提供的直接數據推送進行數據共享。圣巴巴拉郡也要面對和地區醫療信息機構一樣的大問題:如何證明投資回報,尤其對那些醫療提供者,他們既不能提高費用以支付投資成本,也不能因為預防疾病的發生而獲得額外的收入。為圣巴巴拉郡數據交換提供法律服務的Sonnenschein Nath & Rosenthal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布魯斯•弗里德(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