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健康檔案的區域
衛生信息平臺建設規劃
1 概述
1.1 背景
1.1.1 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深入開展
近年來,醫療衛生改革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把醫療衛生工作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一個重大問題,明確提出了堅持公共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質,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強化政府責任,加強管理監督,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履行公共服務職能,建立不同形式的地方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和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務。同時把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作為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構建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的突破口,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措施。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衛生部部長陳竺在“第五屆21世紀中美醫學論壇”上指出:以“健康護小康,小康看健康”為戰略,分三步走。其中第一步到2010年,初步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框架,使我國進入實施全民基本衛生保健的國家行列。
1.1.2 衛生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
衛生改革與發展迫切需要加快衛生信息化建設,加快衛生信息化建設是深化衛生改革和衛生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九五”以來,我國衛生信息化建設取得了明顯進展:實施國家衛生信息網建設項目,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已見成效;積極加強“三網一庫”建設,電子政務逐步推進;醫院信息化取得實質性進展,信息系統應用水平不斷提高;社區衛生、衛生監督、疾病控制、婦幼保健、遠程醫療、遠程醫學教育等業務系統建設有了進一步的提高,為全面實現衛生信息化奠定了基礎。
1.1.3 衛生信息資源亟待整合
但是,我們也應當清醒地看到,我國的衛生信息化建設與發展,與其他相關行業相比,起步較早、發展緩慢、基礎薄弱。雖然從20世紀80年代某些科技水平比較發達的地區就提出并啟動了醫院信息系統建設工作,但由于缺乏統一規劃和標準,形成了一個個的信息孤島,信息體系不健全,信息無法互聯互通,嚴重制約了衛生信息化的總體發展,同時也難以發揮出衛生信息應有的作用。2003年SARS的爆發使上述問題集中凸顯。
為此,為進一步深化衛生體制改革,以信息化的手段科學管理,在國家的統一部署下,按照信息化建設的方針、原則和信息化總體規劃,發揮中央、地方各自的優勢,條塊結合、聯合共建,實現信息網絡互聯、互通,信息資源社會共享,開展衛生信息資源整合,建設協調一致的區域衛生信息體系迫在眉睫。
1.1.4 項目背景
在衛生部有關領導批復給相關司局《關于加快建立統一我國健康檔案工作的建議》中提到,“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試點,逐步實現區域范圍內以健康檔案為核心的衛生信息資源共享以及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換,并建立區域衛生信息化資源規劃、農村基層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系統建設示范基地。”
1.2 現狀
XXX位于承德市西北部,地處燕山北麓和內蒙古高原南緣。全縣總面積8765平方公里,是河北省第二大縣。全縣轄9鎮、17個鄉、310個行政村;總人口37.1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64.8%,滿族人口占59.5%。。其中在醫療機構方面,XXX有4家醫院,26家衛生院等。
基于國家標準化健康檔案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將以河北省XXX衛生局為中心,以XXX醫院、XXX中醫院、二院、婦幼為主要成員單位,以各個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等為網底單位,由河北省XXX衛生局對項目和數據進行統一管理。
2 需求分析
2.1 關于健康檔案的需求分析
健康檔案是一種與現代醫學模式相適應,涵蓋個人、家庭、社區等不同層面健康及其相關信息的系統化記錄文件。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饒克勤主任提出:“健康檔案是居民健康管理(疾病防治、健康保護、健康促進)過程的規范、科學記錄!苯】禉n案是以個人健康為核心、貫穿整個生命過程、涵蓋各種健康相關因素、實現信息多渠道動態收集、滿足居民個人和健康管理需要的信息資源。健康檔案不等同常規病歷,系統、全面、動態、規范的健康檔案有助于了解個體和群體健康狀況、分析和掌握社區主要衛生問題、做出診斷、找出高危人群和重點人群進行針對性干預,從而達到促進個體及人群健康水平并開展科學績效評價的目標。同時,健康檔案可以提供及時準確的健康及衛生管理統計信息,為各級決策部門制定政策提供參考。
2008年7月,衛生部農村衛生管理司頒布了《農村居民健康檔案管理規范》(試行),進一步規范了農村地區居民健康檔案的內容范圍。衛生部信息化領導小組也對健康檔案的建立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規定。
本項目即依據和參照上述文件及規定,在地區內建立健康檔案的動態采集和管理體系。
1、健康檔案的概念模型:
通過一定的邏輯性、層次性、時序性來反映健康檔案的三維解構模型。
第一維:生命周期的八個階段。包括嬰兒期(0~歲)、幼兒期(1~3歲)、學齡前期(3~6歲)、學齡期(6~12歲)、青春期(12~20歲)、青年期(21~45歲)、中年期(46~60歲)、老年期(60歲以上);鶎有l生服務中的保健人群往往分為:兒童、青少年、婦女、中年和老年。
第二維:主要健康問題。人類在不同生命階段所面臨的疾病和健康問題不盡相同。確定不同生命階段主要健康問題及其優先領域,反映了居民實際的健康需要,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環節。專家咨詢和文獻計量法遴選出不同生命階段的主要健康問題。
第三維:衛生服務活動或干預措施。針對特定的健康問題所開展的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等各種干預措施和衛生服務活動,反映了居民健康需求滿足程度和連續性衛生服務利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