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區醫院管理考核評價標準
(1300分)
一、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鞏固基礎醫療和護理質量,保證醫療服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685分
(一)執業行為法制化—70分
1.嚴格貫徹執行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做到依法執業,行為規范; 30分
2.有健全的醫療衛生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制度; 4分
3.嚴格按照診療科目執業,不得出現超范圍執業的情況; 7分
4.專業人員具備相應崗位的任職資格,嚴禁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診療活動; 15分
5.嚴禁科室出租或承包,更不允許以此種形式謀取經濟利益; 4分
6.建立醫務人員違法違規行為公示制度。 10分
(二)管理方式制度化-115分
1.健全醫院規章制度和人員崗位責任制度; 10分
2.嚴格落實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核心制度,做到人人知曉,落實到位。 100分
(1)首診負責制度 9分
(2)三級醫師查房制度 9分
(3)分級護理制度 9分
(4)疑難病例討論制度 7分
(5)會診制度 10分
(6)危重患者搶救制度 7分
(7)術前討論制度 7分
(8)死亡病例討論制度 7分
(9)查對制度 8分
(10)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與管理制度 14分
(11)交接班制度 6分
(12)技術準入制度 7分
3.科室負責人和護士長知曉醫療核心制度。 5分
(三)基礎質量規范化-53分
1.有健全的醫院和科室兩級質量管理組織,并有效開展質量持續改進工作; 4分
2.有健全的醫療衛生技術人員的質量安全教育制度; 4分
3.有行之有效的各級醫療衛生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制度和考評制度; 4分
4.嚴格基礎醫療質量和護理質量管理,強化“三基三嚴”訓練,規范護士執業行為,提高專業技術能力; 7分
5.護理管理體制健全,明確各級護理人員崗位職責; 8分
6.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醫療安全; 8分
7.危重病人護理到位,護理合格率≥90%; 8分
8.醫院甲級病案率90%。 10分
(四)臨床檢查、用藥合理化 -96分
1.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因病施治; 17分
2.執行《處方管理辦法》,加強處方規范化管理; 32分
3.開展臨床用藥監控,實施抗菌藥物用量動態監測及超常預警,對過度使用抗菌藥物的行為及時予以干預; 8分
4.藥品毛收入占業務總收入比例≤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比例; 9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