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與C/S的區別及優勢、劣勢
一、什么是C/S和B/S
要想對“C/S”和“B/S”技術發展變化有所了解,首先必須搞清楚三個問題。
第一、什么是C/S結構。
C/S (Client/Server)結構,即大家熟知的客戶機和服務器結構。它是軟件系統體系結構,通過它可以充分利用兩端硬件環境的優勢,將任務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來實現,降低了系統的通訊開銷。目前大多數應用軟件系統都是Client/Server形式的兩層結構,由于現在的軟件應用系統正在向分布式的Web應用發展,Web和Client/Server 應用都可以進行同樣的業務處理,應用不同的模塊共享邏輯組件;因此,內部的和外部的用戶都可以訪問新的和現有的應用系統,通過現有應用系統中的邏輯可以擴展出新的應用系統。這也就是目前應用系統的發展方向。
傳統的C/S體系結構雖然采用的是開放模式,但這只是系統開發一級的開放性,在特定的應用中無論是Client端還是Server端都還需要特定的軟件支持。由于沒能提供用戶真正期望的開放環境,C/S結構的軟件需要針對不同的操作系統系統開發不同版本的軟件, 加之產品的更新換代十分快,已經很難適應百臺電腦以上局域網用戶同時使用。而且代價高, 效率低。
第二、什么是B/S結構。
B/S(Browser/Server)結構即瀏覽器和服務器結構。它是隨著Internet技術的興起,對C/S結構的一種變化或者改進的結構。在這種結構下,用戶工作界面是通過WWW瀏覽器來實現,極少部分事務邏輯在前端(Browser)實現,但是主要事務邏輯在服務器端(Server)實現,形成所謂三層3-tier結構。這樣就大大簡化了客戶端電腦載荷,減輕了系統維護與升級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戶的總體成本(TC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