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區域醫療信息服務平臺
簡要介紹
目錄
1. 背景 3
2. 東華區域醫療信息服務平臺 4
2.1 平臺目的 4
2.2平臺任務 5
2.3平臺愿景 5
2.4平臺概念架構 6
2.5區域醫療信息服務平臺主要構建塊 8
2.6、區域醫療信息服務平臺的創新模式與利益 10
3. 投入、運作模式和可維持性 11
4. 案例 11
4.1、華西區域醫療信息服務平臺 11
4.2、東北區域醫療信息服務平臺 12
1. 背景
事關民生問題的醫療衛生事業一直受到我國政府的高度關注,政府在醫療衛生事業上的不斷投入使得我國的醫療衛生設施不斷完善,醫療衛生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由于國家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與公眾對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政府對醫療機構的補償不足導致的醫療衛生機構的趨利行為;城鄉和區域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平衡,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醫療保障制度不健全導致的個人負擔過重;公共衛生和農村、社區醫療衛生工作比較薄弱和設施不健全等因素嚴重地影響到了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引發了民眾反映強烈的“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今年4月6日,國務院正式公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意見》提出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到2011年,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面覆蓋城鄉居民,切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到2020年, 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使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明確了我國醫療衛生制度、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衛生管理、運作體制即將出現的重要轉變:
1. 醫療衛生制度的轉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將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由政府發揮主導作用,維護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促進公平公正;
2. 醫療模式的轉變,強調以預防為主,注重預防、治療、康復三者的結合,通過加強由基層醫療服務機構提供的以個人健康檔案為核心的疾病預防、疾病管理、健康管理、健康促進等服務,將晚診、晚治的費用昂貴的臨床醫療,變成早診、早治的代價較小的預防醫療;
3. 醫療服務模式的轉變,建立分級協作醫療服務模式,農村建立縣級醫院為龍頭,以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為基礎的三級醫療服務網絡,城市建立以社區醫療機構中心(醫療站)為基礎的城市醫療服務網絡,實現“小病在社區,大病到醫院”,充分利用和發揮各級醫療資源的作用;
4. 公立醫療機構收入機制的轉變,為保證醫療服務的公益性和社會效益,公立醫院機構的收入,將從醫療服務費、藥品加成和政府財政補貼三個渠道逐步變為醫療服務費、政府財政補貼兩個渠道,基層醫療機構將逐步實現收支兩條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