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信息化建設項目
可行性研究報告
(草案)
中科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5月17日
目 錄
第 1 章 總論 7
1.1 項目基本情況 7
1.1.1 項目名稱 7
1.1.2 背景介紹 7
1.2 項目建設目標及內容 8
1.2.1 建設目標 8
1.2.2 建設內容 8
第 2 章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0
2.1 現狀與差距 10
2.2 項目建設的意義和必要性 10
2.3 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11
2.3.1 技術可行性分析 11
2.3.2 工程可行性分析 11
2.3.3 可共享及推廣應用范圍 11
第 3 章 需求分析功能定位 12
3.1.1 現狀分析 12
3.1.2 業務需求分析 12
3.1.3 功能定位 13
第 4 章 社區衛生服務平臺總體規劃方案 15
4.1 整體思路 15
4.2 設計思路 15
4.3 設計原則 15
4.4 總體方案規劃 17
第 5 章 設計方案 19
5.1 建設目標 19
5.2 系統總體架構 19
5.2.1 業務系統體系核心結構和模塊示意 19
5.2.2 概要系統框架圖 21
5.2.3 詳細功能結構圖 21
5.3 標準規范建設 22
5.3.1 標準使用和建設的思路 22
5.3.2 標準編制方式 24
5.3.3 編制原則 25
5.4 網絡初步設計 25
5.4.1 網絡設備部署 26
5.4.2 網絡設備選型及配置 26
5.5 運行平臺初步設計 26
5.5.1 服務器集成配置 26
5.5.1.1 數據庫服務器設計 27
5.5.1.2 應用服務器設計 28
5.5.1.3 Web系統設計 28
5.5.2 應用支撐系統配置 28
5.5.2.1 操作系統 28
5.5.2.2 數據庫管理系統 29
5.5.2.3 應用中間件 31
5.5.3 部署策略 32
5.5.3.1 集中與分布式相結合布署 32
5.6 安全設計 33
5.6.1 概述 34
5.6.2 目標 34
5.6.2.1 系統邊界安全目標 34
5.6.2.2 數據安全目標 34
5.6.2.3 訪問控制安全目標 35
5.6.2.4 操作系統安全目標 35
5.6.2.5 標識和鑒別安全目標 35
5.6.2.6 系統資源利用安全目標 35
5.6.2.7 應用程序安全目標 35
5.7 運行系統初步設計 35
5.7.1 應用軟件系統 35
5.7.2 技術體系框架 36
5.7.3 數據中心 40
5.7.3.1 數據中心功能規劃 40
5.7.3.2 數據采集及存取規范 40
5.7.3.2.1 數據應用整合 41
5.7.3.2.2 接口功能設計 41
5.7.3.2.2.1 衛生系統內的接口功能需求 41
5.7.3.2.2.2 與相關部門接口功能需求 42
5.7.3.3 數據備份與恢復策略 42
5.7.4 基礎框架與公共組件設計 43
5.7.4.1 用戶組織機構管理 43
5.7.4.2 權限管理 44
5.7.4.2.1 授權要素 45
5.7.4.2.2 授權方式 46
5.7.4.3 上下文服務 46
5.7.4.4 隱私和安全服務 47
5.7.4.5 日志系統 47
5.7.5 健康檔案管理系統 47
5.7.6 公共衛生服務管理系統 48
5.7.6.1 基礎醫療服務管理 48
5.7.6.2 預防保健 48
5.7.6.3 計劃免疫 49
5.7.6.4 健康教育 49
5.7.6.5 計劃生育 49
5.7.6.6 慢性病管理 49
5.7.6.7 健康教育系統 49
5.7.6.8 康復管理系統 50
5.7.6.9 綜合績效考評管理 50
第 6 章 效益分析 51
6.1 經濟效益 51
6.2 社會效益 51
第 7 章 結論與建議 52
7.1 結論 52
7.2 建議 52
第 1 章 總論
1.1 項目基本情況
1.1.1 項目名稱
《內蒙古自治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信息化建設項目》
1.1.2 背景介紹
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健康檔案基本架構與數據標準》、《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等指導意見及國家級標準的陸續推出,標志著我國新醫改實施標準正在逐步建立,并在服務模式與標準化建設及規范化建設方面日趨走向成熟。
在《意見》當中,特別提出了完善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為基礎的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快建設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心為主體的城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網絡,完善服務功能,以維護社區居民健康為中心,提供疾病預防控制等公共衛生服務、一般常見病及多發病的初級診療服務、慢性病管理和康復服務。轉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模式,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堅持主動服務、上門服務。
內蒙古自治區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要求,結合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主要公共衛生問題和干預效果,確定了全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內容及預期目標。自治區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09版)》和有關文件要求,制定各項目專項方案。各地嚴格按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確定的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流程、服務方式與要求,為城鄉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通過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對城鄉居民健康問題實施干預,減少主要健康危險因素,有效預防和控制主要傳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使城鄉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現階段,內蒙古自治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為主,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治,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老年人保健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隨著區內經濟社會發展、公共衛生服務需要和財政承受能力適時調整。
預計到2020年,區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機制基本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數量和質量顯著提高,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險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城鄉居民健康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1.2 項目建設目標及內容
1.2.1 建設目標
為了有效地促進和加快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建立,結合內蒙古自治區服務模式特點,建立并推行內蒙古自治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信息化建設項目,為醫療服務提供者、衛生管理機構、患者、醫療支付方以及醫藥產品供應商等機構提供以數字化形式存儲、傳遞衛生行業數據的業務和技術平臺,以支持醫療服務、公共衛生以及衛生行政管理的工作過程。
其總體目標為推進內蒙古自治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信息化建設,統一城鎮居民健康信息管理。逐步構建起一個以人的健康信息為主線的覆蓋全自治區醫療衛生機構的比較完善的衛生信息化區域,以推進轄區公共衛生服務、行政管理信息化為著力點,不斷推進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向更深、更廣、更高的方向發展,朝著建設數字衛生、健康市民的目標邁進,更好地為全自治區城鎮居民提供安全、有效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具體實現以下兩個階段的目標:
第一階段:建立自治區衛生數據中心,構建面向全區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系統框架,實現全區居民健康信息管理和衛生信息資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
第二階段:以全區電子健康檔案框架為基礎,根據居民健康檔案和各個業務領域管理的需要,完善和建立面向全區的醫療衛生信息化基礎設施和業務領域的信息系統,并進行資源共享,全面實現本區醫療衛生業務處理的自動化、智能化和集約化。
1.2.2 建設內容
建設內容包括“一個框架、一個中心、一個網絡、兩大業務體系應用”,具體如下:
一個框架:內蒙古自治區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標準框架;
一個中心:內蒙古自治區公共衛生數據中心;
一個網絡:內蒙古自治區公共衛生服務網絡。
兩大業務體系應用:包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衛生行政管理體系兩方面的應用。
具體內容:
1.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的需求,建立內蒙古自治區電子健康檔案標準框架,能夠滿足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所有信息管理,為各級衛生局領導、相關業務部門和社會提供有效、及時、準確的考核機制,以便于指導和督促全區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履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職能,規范其服務行為,從而提高全區基本公共服務質量。實現業務機構之間業務數據的信息共享與合理利用。
2. 建立內集中與分布相結合的內蒙古自治區公共衛生服務平臺數據中心,實現全自治區公共衛生服務數據的集中管理與應用。為各級衛生服務機構提供統一數據應用使醫療衛生服務資源得到合理的應用與規劃。并實現數據的錄入、修改、查閱、傳輸的授權和痕跡保留等安全保密措施。
3. 建立內蒙古自治區公共衛生服務網絡,逐步實現醫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站之間,授權后病人信息的網上交互,實現全區各醫院、公共衛生服務機構間醫療衛生信息共享,使醫療資源得到合理化分配。
4. 建立醫公告衛生服務體系、衛生行政管理體系等兩方面的應用,滿足各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對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治,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老年人保健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管理,并建立項目考核標準與考核體系為相關衛生管理部門有效的合理的決策分析數據。
5. 編制內蒙古自治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功能規范及建設規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信息系統基本數據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信息系統代碼體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指標體系、信息傳輸標準,為數據共享、整合以及評價服務管理水平奠定基礎。
第 2 章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2.1 現狀與差距
公共衛生與醫療保障信息化差距分析
內蒙古自治區地域廣闊,機構分布比較分散,各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及基礎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缺少統一的服務手段及辦法,造成個醫療服務機構之間的醫療服務信息不能共享,無法進行全自治區基礎公共醫療服務統一規劃與管理,目前,我們看到疾病控制領域對于傳染病直報工作進行較好,收集了一定的信息化數據,包括慢病人員信息,醫療機構信息,免疫信息,艾滋病患者、感染者信息,個案信息。但存在信息孤島不能共享的問題。婦幼保健工作也類似,實現了一些信息化應用,包括死亡監測系統,生育登記系統,婦幼衛生常規報表系統,孕產婦管理信息系統等等,但由于很多系統都是國家直報系統,存在本區域層面不能共享的問題。而其他領域包括農村衛生,衛生醫療信息化工作還是比較初級,很多領域都是空白,或者已經購買一些個人電腦,但缺乏應用系統的支撐,業務之間還是傳統手工作業方式,大大影響了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的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