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一章 前言 9
1.1目的 9
1.2范圍 10
1.3規范性引用文件 10
1.4縮寫詞 11
第二章 項目背景 12
2.1國外 13
2.2.1國際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進展 13
2.2.1國際上健康檔案的電子化趨勢 17
2.2國內 19
2.2.1我國區域衛生信息化現狀 19
2.2.1我國健康檔案應用現狀 21
第三章 現狀和需求 23
3.1現狀 23
3.2不足 25
3.3建設需求 26
3.3.1業務需求 27
3.3.1.1 配合衛生改革,提供技術支持 27
3.3.1.2統一標準和規范,集中存儲健康檔案 28
3.3.1.3消除信息孤島,實現健康數據共享利用 28
3.3.1.4采用IT技術,增強業務協同能力 28
3.3.1.5改變傳統醫療服務模式,實現疾病治療到健康保健轉變 29
3.3.1.6利用數據元標準,提供健康趨勢分析 29
3.3.1.7改變傳統就醫模式,實現雙向轉診 29
3.3.1.8提高經濟適用性,建立統一開放的衛生信息平臺 29
3.3.1.9 增強健康意識,加強健康管理 30
3.3.1.10統一信息發布,促進醫療互動 30
3.3.1.11加強疾病檢測,促進疾病預防管理 30
3.3.1.12利用數據分析,支持宏觀決策 30
3.3.2技術需求 31
3.3.2.1基于數據元技術,實現數據共享 31
3.3.2.2采用數據驅動技術,實現數據推動 31
3.3.2.3業務驅動,標準先行 31
3.3.2.4分布集中同行,建立信息索引目錄 32
3.3.2.5基于EMPI技術,統一病人標識 32
3.3.2.6基于數據元標準成果,支持標準定義和擴展 32
3.3.2.7分析業務表單,確定數據集 32
3.3.2.8定制表單,快速開發 33
3.3.2.9利用數據采集交換,實現多檔合一 33
3.3.2.10應用支持,快速接入 33
3.3.2.11數據交換,互聯互通 34
3.3.2.12基于健康檔案標準,構建衛生信息核心框架 34
3.3.2.13基于數據數據元技術,構建區域衛生數據庫 34
3.3.2.14統一接口,政務互通 34
3.4系統建設意義 35
3.4.1解決市民“看病貴,看病難” 35
3.4.2提高醫療衛生業務質量和效率 35
3.4.3提高公共衛生資金合理分配 36
3.4.4統一和規范各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 36
3.4.5提高衛生行政監督管理能力 36
3.4.6區域內醫療資源優化配置 37
3.4.7提高衛生決策和應急指揮能力 37
3.4.8 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37
3.4.9提高應變能力和衛生系統辦公效率 38
3.4.10整合、優化醫療資源配置 38
3.4.11公共衛生建設的需要 39
3.4.12提高衛生服務水平 39
3.5可行性 39
3.5.1 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動態 39
3.5.1.1衛生信息化面臨的區域性挑戰 39
3.5.1.2國內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40
3.5.2 可以利用的資源 43
第四章 總體規劃 44
4.1建設目標 44
4.1.1應用目標 44
4.1.2技術目標 45
4.2建設原則 46
4.3建設思路 48
第五章 平臺概念設計 50
5.1設計目標 50
5.2設計原則 50
5.3標準化健康檔案基礎研究 51
5.3.1衛生信息標準基礎框架 51
5.3.1.1 國家衛生信息框架的結構 52
5.3.1.2 國家衛生信息框架的域 52
5.3.1.3 域之間的相互作用 55
5.3.1.4 國家衛生信息框架的應用 56
5.3.2數據元標準研究 57
5.3.2.1數據元素標準及應用 57
5.3.2.2信息分類編碼標準及應用 58
5.3.2.3規范化數據元素 58
5.4標準化健康檔案模型 59
5.4.1概念模型 59
5.4.2標準化健康檔案理論 65
5.4.3功能模型 67
5.4.4信息模型 71
5.4.5邏輯架構 72
5.4.6主要相關標準 75
5.5標準化健康檔案架構 78
5.5.1業務架構 78
5.5.2系統架構 82
5.5.3信息架構 82
5.6標準化健康檔案部署 83
第六章 平臺概要設計 87
6.1 應用框架 87
6.2 應用系統支持組件 89
6.3 數據交換中間件 90
6.3.1功能概述 91
6.3.2數據交換中間件的建設模型 92
6.3.3數據采集 92
6.3.4消息中介引擎 94
6.3.5物理架構 95
6.3.6軟件實體邏輯架構 96
6.4 區域衛生信息核心框架 98
6.4.1技術支撐層 99
6.4.1.1 規則引擎 99
6.4.1.2 工作流管理 100
6.4.1.3 數據訪問框架 102
6.4.1.4 MVC框架 104
6.4.1.5 消息隊列 106
6.4.2 信息資源管理層 107
6.4.2.1 數據元管理工具 107
6.4.2.2 數據集管理工具 116
6.4.2.3信息資源目錄管理 117
6.4.2.4 基于數據元技術的表單設計器 123
6.4.2.5 標準數據發布 133
6.4.3衛生行業組件層 133
6.4.3.1 EMPI 134
6.4.3.2 健康檔案管理 147
6.4.3.3 衛生術語服務 151
6.4.3.4 雙向轉診 151
6.4.3.5 疾病管理 152
6.4.3.6 業務協同服務 153
6.4.3.7 衛生信息發布 156
6.4.4系統管理層 156
6.4.4.1應用系統管理 156
6.4.2.2運行維護系統 157
6.4.2.3運行維護系統 157
6.4.5 應用接入層 162
6.4.5.1 數據接入服務 163
6.4.5.2 數據查詢服務 163
6.4.5.3 數據推送服務 163
6.5 區域衛生數據庫 163
6.5.1 健康檔案原子庫 164
6.5.2 標準和模板庫 173
6.5.3 EPMI居民主索引庫 174
6.5.4 居民基本信息庫 174
6.6 安全體系 175
6.6.1 物理安全 176
6.6.2 網絡級安全 177
6.6.3 系統級安全 177
6.6.4 應用級安全 177
6.6.5 主要安全技術 179
6.6.6 壓縮文件病毒檢測能力 183
6.6.7 用戶管理 183
6.6.8 傳輸節點管理 184
6.6.9 密鑰管理 184
6.6.10 日志審計 185
6.6.11 備份與恢復 185
6.6.12 系統配置 185
6.7技術路線 186
6.7.1 體系結構 186
6.7.2 操作系統 187
6.7.3 數據庫系統 188
6.7.3.1Oracle數據庫 188
6.7.3.2DB2數據庫 195
6.7.4 SOA數據交換技術 201
6.7.5 其他主要相關技術 203
6.7.5.1 J2EE技術架構 203
6.7.5.2 XML技術 205
6.7.5.3 XML WEB SERVICE 205
6.7.5.4 應用安全保障技術 206
6.7.5.5 數據挖掘技術 209
第七章 基于慧通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上的典型應用案例 210
7.1數據集的整理經驗 210
7.1.1佛山市區域衛生信息資源規劃經驗 210
7.1.2江門市區域衛生信息規劃規劃經驗 215
7.1.3番禺區社區衛生信息基本數據集整理工作 221
7.1.4番禺區廣義健康檔案基本數據集整理 227
7.2衛生數據元管理工具開發經驗 238
7.3基于數據元標準表單設計器開發經驗 238
7.4基于數據元標準的廣義健康檔案系統建設經驗 242
7.5基于數據元標準開發的社區衛生信息系統的建設經驗 247
7.6番禺區域衛生數據中心建設 254
7.7中山大學的綜合醫療服務平臺規劃和建設 260
第八章 實施建議 261
8.1 項目組織 261
8.1.1 建立組織機構 261
8.1.2 明確人員職責 262
8.1.3 建立健全組織管理制度 262
8.2 項目控制 263
8.2.1項目階段性控制 263
8.2.2項目風險控制 263
8.2.3項目目標控制 265
8.3 項目保障 266
8.3.1管理的保障 266
8.3.2實施的保障 266
8.3.3效果的保障 268
8.3.4 質量的保障 269
8.3.5監理的保障 273
8.4 項目驗收 274
8.4.1 驗收目的 274
8.4.2 提交文檔 274
8.4.3 驗收標準 275
8.4.4 驗收執行機構 276
8.5 實施計劃 276
8.5.1實施原則 276
8.5.2實施思路 277
第九章 核心問題和對策 278
9.1標準的版本問題的處理 278
9.2標準和標準擴展的矛盾 279
9.3數據元粒度的確定 279
9.4數據元表示與存儲信息時,如何不丟失信息之間的關系 281
第十章 公司介紹 282
10.1公司簡介 282
10.2發展大事記 283
10.3項目管理與服務 285
10.4產品展示 286
10.4.1數字化醫院解決方案 286
10.4.2社區衛生服務信息化解決方案 287
10.4.3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 287
10.4.4衛生監督信息系統 288
10.4.5區域衛生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 289
10.5客戶群體 291
10.6慧通公司區域信息化建設優勢 292
第一章 前言
1.1目的
衛生信息標準和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是一個世界難題,國內、外對區域信息的共享和利用工作做了很多研究和嘗試,已經取得了相當的成果。近幾十年以來,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一些國家先后開展了國家級及地方級的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希望推動以電子醫療數據共享為核心的區域性衛生信息網絡建設,以提升整體醫療服務質量、提高醫療服務可及性、降低醫療費用、減少醫療風險。由于信息化基礎、經濟環境、國家體制等眾多因素不同,國外的區域衛生信息化經驗和衛生信息相關標準只能借鑒,如HL7等。中國在衛生信息標準和區域衛生信息化上應該在借鑒國外的經驗和教訓基礎,走出自己的道路已成為政府和衛生信息化行業業界較統一的認識。
國家衛生部和國家衛生信息化領導小組已經做了檔案相當多的研究和嘗試,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逐漸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先進的衛生信息標準體系。并在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成功開展了佛山和江門兩個市的區域衛生信息資源規劃的試點工作。,試驗,取得了相當的成果。同時,在廣州市番禺衛生局和我司成功在番禺進行了基于最新衛生信息標準上進行了區域衛生數據中心、區域健康檔案、區域醫院信息系統、區域社區衛生服務系統的開發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開發一套基于國家最衛生信息框架標準、數據集標準、衛生數據字典標準等相關標準的,開放的區域衛生信息,供全國各級衛生部門使用變得非常重要,解決衛生信息化中的目驅動建設,整體規劃不強,業務應用主導,垂直體系局限,基礎研究不足,信息標準匱乏等原因引起的信息管理分散,資源共享困難的問題。
按照國家衛生部,佛山市衛生局的相關精神和政策,根據佛山市區域衛生發展目標和需求,以及2006年制定的《佛山市衛生信息化發展規劃》,同時結合佛山市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和問題,確定佛山市未來幾年醫療衛生信息化的建設方案,為佛山市信息化總體建設思路和投資計劃提供參考,保證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科學合理有效地進行,提高系統建設的質量,降低系統建設的風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