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一、總說明………………………………………………………………………………………1
二、報表目錄……………………………………………………………………………………2
三、調查表式
(一) 衛生機構調查表(衛統1表)………………………………………………………4
1、衛生機構年報表-醫院類(衛統1-1表) …………………………………………4
2、衛生機構年報表-鄉鎮衛生院類(衛統1-2表)…………………………………10
3、衛生機構年報-診所類(衛統1-3表)……………………………………………14
4、衛生機構年報表-村衛生室(衛統1-4表)………………………………………15
5、衛生機構年報表-急救中心(衛統1-5表)………………………………………17
6、衛生機構年報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統1-6表)……………………………20
7、衛生機構年報表-衛生監督機構(衛統1-7表)…………………………………22
8、衛生機構年報表-其他衛生機構(衛統1-8表)…………………………………24
9、二級及以上醫院月報表(衛統1-9表) …………………………………………26
10、其他醫療機構月報表(衛統1-10表)……………………………………………27
(二) 衛生人力基本信息調查表(衛統2表) ……………………………………………28
(三) 醫用設備調查表(衛統3表) ………………………………………………………29
(四) 醫院出院病人調查表(衛統4表) …………………………………………………30
(五) 采供血情況調查表(衛統5表) ……………………………………………………31
四、主要指標解釋 ……………………………………………………………………………33
五、附錄 ………………………………………………………………………………………37
(一)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編制規則(GB/T11714-1997)…………………………………37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GB/T2260-1999)………………………………38
(三)縣以下行政區劃代碼編制規則(GB/T10114-2003)………………………………39
(四)衛生機構(組織)分類與代碼(WS218-2002)………………………………………40
(五)經濟類型分類與代碼(GB/T12402-2000)…………………………………………47
(六)性別分類及代碼(GB2261) …………………………………………………………48
(七)婚姻狀況代碼(GB/T4766-1984)…………………………………………………48
(八)中國各民族名稱的羅馬字母拼寫法和代碼(GB3304-1991)………………………48
(九)學歷代碼(文化程度代碼 GB 4658-2006)…………………………………………49
(十)學位代碼(GB/T 6864-2003) ………………………………………………………49
(十一)所學專業代碼(GB/T 16835-1997)………………………………………………49
(十二)專業技術職務代碼(GB/T8561-2001)…………………………………………50
(十三)職業分類與代碼(GB/T6565-1999)……………………………………………53
(十四)疾病分類與代碼(GB/T14396-2001)………………………………………… 54
(十五)中醫病癥分類與代碼(GB/T15657-1995)…………………………………… 55
(十六) 設置/主辦單位代碼………………………………………………………………57
(十七) 政府辦衛生機構隸屬關系代碼 …………………………………………………57
(十八)醫療衛生機構科室分類與代碼 …………………………………………………58
(十九)醫師執業范圍代碼 ………………………………………………………………61
(二十)醫療機構上報設備與代碼 ………………………………………………………62
(二十一)醫院疾病名稱目錄 ……………………………………………………………63
一、總說明
(一)調查目的: 了解全國衛生資源配置與醫療服務利用、效率和質量情況,為監測與評價醫改進展和效果、加強醫療服務監管提供參考,為有效組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提供基礎信息。
(二)調查對象和范圍:
1、衛生機構年報表(衛統1-1表至衛統1-8表)調查范圍為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機構月報表(衛統1-9表、衛統1-10表)調查范圍為各級各類醫療機構。
2、衛生人力基本信息調查表(衛統2表):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在崗職工(鄉村醫生及衛生員除外),取得衛生監督員證書的公務員。
3、醫用設備調查表(衛統3表):醫院、婦幼保健院、專科疾病防治院、鄉鎮(街道)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急救中心(站)。
4、醫院出院病人調查表(衛統4表):二級及以上醫院、未定等級的政府辦縣級及以上醫院。
5、采供血情況調查表(衛統5表):采供血機構。
(三)主要內容:
衛生機構基本情況,醫改措施落實情況,醫療機構運營情況,衛生人力基本信息,醫用設備配置情況,出院病人情況,采供血情況等。
(四)報送方式、報告期及調查方法:
1、報送方式:
(1)網絡報送:衛統1-1表至衛統1-10表、衛統2表至衛統4表。醫療衛生機構(診所和村衛生室除外)和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登錄“國家衛生統計網絡直報系統”報送數據。
①代報:衛統1-3表、診所和醫務室人力表由縣區衛生局代報;衛統1-4表由所屬鄉鎮衛生院或縣區衛生局代報。取得衛生監督員證的公務員由所在衛生行政部門填報人力表。
②省級數據上報:截止報告期5日內,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向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報送本地區數據。
(2)逐級上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向衛生部醫政司報送衛統5表。
2、報告期:
(1)月報:醫療機構月報表。新增、撤銷及合并衛生機構在取得、撤銷或變更執業(登記)證書10日內網絡報告衛生機構調查表第一項“基本情況”。
(2)季報:醫院出院病人調查表、采供血情況調查表。
(3)年報:衛生機構年報表。
(4)實時報告:衛生人力基本信息調查表、醫用設備調查表和衛生機構變動信息。衛生機構在人員流入或流出本單位1個月內上報增減人員信息(每年7-9月更新所有在崗職工變動信息);醫療機構在設備購進、調出或報廢1個月內上報。衛生機構變動(新增、撤銷、合并)信息由縣區衛生局在取得或變更衛生機構分類代碼10日內上報,上報內容為該機構屬性代碼及基本信息。
3、調查方法:全面調查。
4、填表要求:
(1)必填項不得空缺。“機構屬性代碼”由縣區衛生局填寫,其他數字由衛生機構填寫。
(2)數據來源:“機構屬性代碼”依據有關行政部門審批記錄填寫,人員數依據單位人事部門登記資料統計,經費數字來源于財務報表,住院醫療服務數字依據住院病案首頁統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