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ZLSOFT產品發展的平臺之路
信息化應用軟件行業是一個快速變化的產業,一個激動人心、充滿困惑和挑戰的領域,中聯作為行業內受到客戶普遍尊重軟件公司,始終致力于提高適應性和用戶自主性,從而提供技術先進、質量上乘、功能最貼近用戶需要的精品軟件。
1.1.1 ZYGL/ZYSC,自動代碼生成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蹣跚學步的中聯還耕耘在基于UNIX操作系統的多用戶財務軟件領域,為屏蔽操作系統和設備的復雜性,提高開發效率,就在產品底層設計了一個基礎平臺ZYGL,隨后基于它開發的中聯管理軟件生成器ZYSC;面對日益增加的用戶信息化需求,其他廠商還在分析應該開發什么業務應用的時候,中聯已經給很多客戶完全按自身要求全自動地生成了若干小型獨立的管理系統;首次平臺成功的研制體驗,以及由此帶來的高效率和全面滿足客戶思想的欣喜觸動,讓中聯在往后的每次新技術應用和產品領域拓展臺階上,都不可或缺并不由自主地要進行平臺思考…
1.1.2 ZLHIS,第一個商品化的行業大型應用軟件
ZLHIS(ZhongLian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是中聯從上世紀末進入醫院信息化行業開始,研發的各種醫院信息化應用系統的產品總稱,至今已經在全國同類軟件中擁有絕對最多的醫院用戶,也是該行業第一個商品化的大型應用軟件。
藉由對醫院各類業務特性的抽象包容,業務本質的認知和業務規律變化的分析,輔以自定義和參數化等措施,充分滿足了幾千家客戶的應用需要。拋棄了生成代碼更換為解釋驅動,包括注冊式客戶端功能導航臺(框架)、自定義報表編制發布運行工具、消息管理器、服務器管理工具、系統任務管理等一系列頗具平臺特征的產品,以及單點登錄、自適應界面調整、個性化參數保存、結構化病歷文檔等諸多技術特性成為ZLHIS商品化和長期適應性的重要保證,伴隨中聯不斷成長壯大。
ZLHIS突破了大型軟件無法商品化的宿命論,從財務后勤到臨床醫療再到檢驗檢查等各種醫院主體業務,以相比項目化更統一的技術、更完善的服務、更有保障的質量、更低廉的成本和持續發展能力,為中國醫院信息化的蓬勃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1.1.3 ZLBH,獨樹一幟的新平臺
伴隨全社會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也在發生極大的變化,電子郵件、即時通訊、電子文檔、手機短信、電子簽名已經成為基本的工具和手段;伴隨企業內部信息化應用的發展,各種業務全面信息化的要求、各種業務系統之間信息交換共享的要求、按最貼合自身當前需要進行信息化建設的要求等不斷提出。
擁有長期商品化軟件經驗和廣泛用戶基礎的中聯,厚積而薄發,在2008年6月成功發布基于.NET多層技術架構的ZLBH (ZhongLianBusiness Home,中聯業務平臺)。它首先是一個全面的企業協同管理產品;并以全新的全面資源管理視角不斷將包含最新技術的業務模型模式劃為治下,配合靈活的組織模型,成為企業信息化的強大支持平臺;同時基于業務模型的層次理論,為企業提供了零編碼的應用快速構建和快速維護能力、不同層次多種應用的整合能力;開發的標準接口,使其本身能不斷融入新技術、新知識,從而具備長期適應各種新應用的能力。ZLBH,在提升的信息化基礎層次上,再次獨樹一幟地解決了軟件適應性自主性問題、應用整合的問題,并極大提高了企業級信息化的開發部署維護效率。
時間 產品 客戶•應用 操作系統•架構 數據庫
1993 ZYGL&ZYSC 小企業,獨立的小型應用 Union FoxPro
1999 ZLHIS 各級醫院,全面業務應用 Windows,C/S Oracle
2008 ZLBH 不限行業,各類信息系統 Windows, C/A/S Oracle、SQL-Server…
MDX分析源
表1 中聯平臺發展歷程
利用我們在醫療行業長期的業務積累,已經利用ZLBH成功構建出三個方面的產品:充分體現先進管理思想的高端醫院管理系統ZLNEC、滿足社區衛生信息化應用需要的ZLCHS,配合ZLHIS實現醫院行政管理與決策支持的中聯E智系統,并成功應用。此外,在極端的時間內容,ZLBH已經成功應用于一些醫療外的行業;這些都成為ZLBH卓越能力和優良品質的有力證明。
1.2 平臺思維&MDA&敏捷開發
1.2.1 平臺思維:抽象與封裝
粗略地觀察一下軟件表述方式(語言)的發展:從打孔紙帶到匯編語言到高級語言再到面向對象語言和所謂第四代語言…應當留意:每一代的語言并不是在取代前一代語言,而是用上一代語言來“寫”下一代語言,這就是典型的封裝。在這個由簡單到復雜的自然進化道路上,軟件的體系結構、軟件開發的體系結構、軟件開發工具的體系結構等等,都呈現出層級的特征;在不斷的抽象和封裝過程中,系統平臺和軟件技術向前發展。
圖1 軟件產品及平臺的幾個層次
早期的編程,我們必須自行控制存儲、分配回收內存;通過對硬件的抽象,對各種設備驅動程序的封裝,操作系統平臺不斷的向前發展,使軟件開發過程中硬件接口的復雜性不斷地被屏蔽;通過對數據存儲及其方法、結構、關系的定義和數據查詢檢索方法等抽象,形成了數據庫系統平臺。
同樣我們通過系統間交換信息的通訊指令的封裝,各種服務接口的制定,有效屏蔽了網絡傳輸和服務協調的復雜性,形成了ZLBH的應用框架(AF, Application Framework);通過對業務環境的信息及其組織表現、處理方法等內容的抽象形成了業務類型、資源類型、智能組件等ZLBH的上層組成;可以認為ZLBH是一個跨越軟件基礎架構和業務基礎軟件兩個層次的融合業務系統平臺。
抽象和封裝,這一不變的平臺思維,成為提升應用軟件開發部署維護效率的重要方法,推動著軟件技術的跨越式前行。
1.2.2 MDA,將模型與實現分離
通常企業信息化的基本目的就是把組織自身的業務信息、管理方法和工作流程以軟件系統的形式固化下來,通過軟件的運行來降低成本、提高速度、強化管理。由于我們所處社會環境、經濟環境正在日益復雜化,組織及其業務、架構、外部環境都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中,導致今天的企業級應用軟件需要應對變化越來越快、越來越嚴苛、更加全面細致的需求,必須不斷的更改或升級信息系統,還要保持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穩定性。
但過去傳統的按照系統、模塊、功能逐個疊加組件的軟件系統,業務邏輯與具體實現方式緊耦合的形式組織,在面對處理方式和業務流程都不斷變化的企業應用時,其固化的處理方式是不足以適應各種靈活多變的軟件功能需求的。
MDA(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模型驅動架構)是OMG組織提出的一種新的軟件開發方法學。其目的是提供一種“業務邏輯模型的描述與設計跟具體的開放接口技術和實現技術相分離”的新的業務開發模式;同時在MDA白皮書中,將“平臺”定義為通過接口或具體使用模式來對外提供一致功能和技術的集合體,基于平臺的應用可以不關注平臺提供的功能是如何實現的。
業務建模是通過一定步驟方法,對實際對象的特性和發展變化模式進行分析提煉總結,得到抽象的動態模型的過程。由于企業是非常復雜的系統,很少一個模型描述清楚的情況,因此業務模型體系由一組模型組成,在不同的層次上完成企業某一個局部特性的描述,典型的包括:信息模型、功能模型、流程模型、組織模型。
信息模型:是從信息的分類組成和相互約束關系的角度描述,以支持存儲、處理、維護企業相關的各種信息。
功能模型:以從功能行為活動的角度描述,表現的是操作的組織方式和執行關系,支持事務處理行為規范的實施。
流程模型:通過定義組成活動及其活動之間的關系來描述工作流程的模型,以支持活動的規范化運行。
組織模型:描述組織的團隊、人員、崗位及相關關系等,以支持系統的安全管理、權限控制等。
下圖,手術預約處理的業務模型層次分解示范,可幫助認識業務模型的幾層組成。
模型的層次化,正是它能夠描述一個企業復雜系統的優勢,也是業務平臺務必依賴的基礎理論。
圖2 手術預約處理的業務模型層次分解示范
1.2.3 敏捷開發催生平臺要求
敏捷開發,今天倍受關注的新型軟件開發方法之一;相對于“非敏捷”,更強調與業務專家緊密協作、面對面溝通(認為比書面的文檔更有效)、頻繁交付軟件新版本、緊湊而自我組織型團隊、能很好適應需求變化的方法等。
雖然衡量敏捷方法的適用性:從產品角度看,適用于需求萌動且快速改變的情況;從組織結構的角度看,組織結構、組織文化也是關聯的成功因素。但很好理解:敏捷開發適用性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規模;規模增長,面對面的溝通就愈加困難。應用軟件系統的規模往往由用戶決定;在既定項目規模下,保持精煉的人員組織,才能保證溝通的暢通;軟件平臺以大幅削減編碼的特性(甚至零編碼,直接由業務專家完成構建),成為壓縮程序員(往往是項目組織中的最大比例)的最好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