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1 需求分析 4
1.1 項目背景 4
1.2 現狀 (醫院業務規模與IT現狀、項目的定位) 5
1.2.1 醫院概況 5
1.2.2 醫院組織機構 6
1.2.3 醫院的經營戰略和管理目標 6
1.2.4 醫院經營存在的信息化瓶頸問題 6
1.2.5 醫院IT現狀 7
1.3 醫院近期IT需求分析 10
1.4 可行性分析 15
1.4.1 領導重視 15
1.4.2 員工期望 15
1.4.3 國家政策大力要求,衛生標準制定已有一定成果 15
1.4.4 經濟可行性 16
1.4.5 未來業務發展可行性 16
1.4.6 技術可行性 16
2 技術方案 18
2.1 項目規劃 18
2.1.1 建設思路 18
2.1.2 項目建設目標 20
2.1.3 項目建設原則 23
2.1.4 實施規劃 26
2.2 技術路線 27
2.2.1 網絡架構設計 28
2.2.2 網絡安全設計 31
2.2.3 數據中心存儲設計 32
2.2.4 應用框架 33
2.2.5 體系結構 34
2.2.6 數據庫選型 36
2.2.7 技術目標 38
2.3 集成方案 39
2.3.1 數據中心設計 40
2.3.2 標準應用與建設 43
2.3.3 建立全院RFID跟蹤管理系統 44
2.3.4 集成服務平臺建設 48
2.4 應用系統功能要求 52
2.4.1 應用架構需求 53
2.4.2 主要功能要求 58
2.4.3 數字證書方案 121
2.5 主項目設備清單及總預算 128
2.5.1 主系統設備清單 128
2.5.2 總預算:(不含不可預見費) 128
2.6 分項目方案:機房及網絡改造、PACS、存儲、LIS、信息安全 129
2.7 配套實施所需硬件設備分析及預算 130
3 項目實施建議與要求 131
3.1 建立健全組織管理制度 131
3.2 組織原則與組織保障 131
3.3 基本工作方式 139
3.4 建設原則 139
3.5 醫院信息化建設模式及開發商的選擇 140
3.6 建設階段劃分 143
3.7 培訓與技術轉移要求 145
3.8 實施交付和驗收要求 145
3.9 項目投資計劃 146
3.10 醫院信息化項目建設監理工作方案 146
4 服務建議與要求 157
4.1 服務要求 157
4.2 服務保障 157
5 效益初步估算 159
5.1 應用藍圖 159
5.2 效益分析 160
5.2.1 經濟效益 160
5.2.2 社會效益 161
1 需求分析
1.1 項目背景
1996年衛生部開始建立第一個正規的醫院信息系統(HIS)試點,醫務電子化開始在中國興起。1997年衛生部制定衛生系統信息化95規劃,要求50%以上的三甲醫院在2000年之前建成HIS系統。衛生部曾多次強調“國內三甲以上的醫院都需要實行信息化管理”。
調查表明,目前我國建設了醫院信息系統(HIS)的醫院,僅占被調查醫院的31%。從開展數字化建設單位數量上看,說明尚有較多單位沒有進行數字化建設。省級醫院建設HIS的比例達到84%,地市級醫院建設HIS的比例為37%,縣級醫院為34%;從醫院信息化內涵看,85%的醫院信息系統是以財務核算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統(MIS),10%的醫院開始探索建立以醫生工作站為核心的臨床信息系統(CIS),5%的醫院正在探索建立PACS系統。
隨著醫療改革的深入,“以病人為中心”將成為醫務流程的主導,例如,病人應擁有處方知情權、病情隱私保護權等,傳統的醫療流程亟待改變。專家認為傳統的醫療流程將逐漸被電子化流程替代,各種功能系統的需求將在今后幾年大量增加。專家指出,隨著為病人服務觀念的逐漸深入,醫院的信息化將向“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臨床管理信息化”過渡,將來醫院所有的臨床作業將全部實現無紙化運行。在未來幾年內,病人的門診和住院病歷、檢查結果等各類信息都完整地保存在醫院數據庫中;醫生扔掉了紙和筆,不管是開具處方,還是各類檢查檢驗、圖像采集、傳輸,一切都在電腦前進行,在網絡中傳遞;護士每天測量完病人的體溫、脈搏、血壓等,都錄入電腦,在電腦上自動形成曲線,并按時段圖形顯示,病人的生命體征一目了然。甚至,在將來醫療資源更為豐富的時候,人們可以很方便地實現網上就診,醫生可以把病人的檔案調出來,根據現有病情在網上給病人開處方,病人再到聯網的藥店抓藥。
在《全國衛生信息化發展規劃綱要(2003年~2010年)》指出:“信息化不僅能促進各項改革措施的落實,也能推動衛生改革的深化,已日益成為提高科學管理水平、衛生服務質量和效率的有力手段”,提出要“解放思想,提高認識,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