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具體技術要求
一、招標項目概況
1、項目概況
醫院信息化是實現醫療現代化的重要任務之一,醫院信息化是社會信息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對醫療保健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數字化醫院(e-Hospital)的建設愈來愈引起業內外人士的普遍關注。因此,數字化醫院是我國現代醫療發展的新趨勢。
醫院信息化建設不是簡單的醫院內部管理流程計算機化,它應該貫穿于醫療活動的各個環節,是以病人信息的共享為核心,包括院內各科室間、各醫院之間、醫院與社區、醫療保險、衛生行政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與決策分析。通過寬帶網絡把數字化醫療設備、數字化醫學影像系統和數字化醫療信息系統等全部臨床作業過程納入到數字化網絡中,從而實現臨床工作的無紙化和無片化運行。數字化醫院的建立對于降低整個醫療成本、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合理使用衛生資源具有重要作用。
國家對衛生信息系統建設高度重視
國家和政府對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建設的關注度持續上升,決定了醫療行業信息化的加速度。國家及衛生部先后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及標準規范。
我國十六屆五中全會及“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城鄉一體化、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逐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發展理念和戰略部署。
由衛生部牽頭制定的《全國衛生信息化發展綱要(2003-2010年)》中也提出:建立區域衛生信息化示范區,實現區域內各衛生系統信息網上交換、區域內醫療衛生信息集中存儲與管理、資源共享;在城市地區基本實現預防保健機構與衛生行政部門之間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在有條件的農村地區,逐步將網絡延伸到鄉鎮衛生醫療機構。
《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提出:全面推進社會和公共領域信息化,建立醫療衛生領域的全市衛生信息網,實現各個醫療衛生單位信息共享。深圳市人民政府文件,深府[2004]87號《關于全面加強我市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按照“統籌規劃、資源共享,應用主導,面向市場,安全可靠,務求實效”的原則,全面推動深圳市衛生信息化建設。深圳市衛生局制定了《深圳市衛生事業“十一五”發展規劃》與《深圳市區域衛生規劃(2006-2010)》,重點建立“一個中心、三個平臺、九大系統”。
本次項目建設,是進行深圳市公立醫院包括新建的數字醫院系統進行集中建設,并建立集中管理的新模式,建立區域內醫療衛生信息共享和數據交流的標準和規范,為未來新建醫院的數字醫療系統打下基礎,并對整合其他現有數字醫療系統資源,制定標準和規范。
數字化醫院建設的軟環境日趨成熟
我國醫療體制的改革,已經開始從公費醫療體制走向社會保障體制,通過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將醫療費用逐步推向了社會,再加上對藥品采購的改革逐步向醫藥分家的方向做準備等,為我國醫療事業走向標準化、市場化奠定了基礎,也為信息技術在醫院的應用創造了條件。
在經過了第一輪的 HIS系統實施之后,目前一些大型醫院已經開始考慮對HIS系統進行升級和修改,以滿足新功能的需求。一些先期信息化建設基礎較好的醫院逐漸轉向臨床信息系統,開始醫生工作站、檢驗信息系統(LIS)、醫學影像系統(PACS)系統的建設,小型醫院開始啟動HIS建設。而某些發達地區如廈門、深圳等也開始進行區域衛生網的建設。隨著醫療集團、社區醫療服務的開展,區域衛生網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業內人士指出,盡管目前CIS系統和PACS系統在醫院的實際應用水平還尚待提高,區域衛生信息系統還處于方案設計階段,但該類系統的建設標志著中國醫療信息化建設正逐步向深層次應用方向發展。
數字化醫院建設面臨新的發展契機
2003年春季的SARS疫情,讓人們更加深刻意識到了信息化醫療體系的必要性,在防治SARS的過程中,遠程醫療、移動醫療凸顯了信息技術的非常價值,可以說是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我們戰勝了SARS。經過SARS這場危機,國內眾多醫院已認識到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開始著手或進一步完善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再加上目前國內的醫改方案以及關于國家對醫療衛生領域的重大投資等政策的出臺也為數字化醫院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
現在的數字化醫院建設盡管有相關政策的支持,有醫療體制改革的客觀需要,但要使當前眾多醫院在基本運行正常的情況下大力推行醫院信息化建設還需要發展的契機。
市場需求是促進數字化醫院發展最重要的客觀條件
醫院信息化發展大多要經歷三個階段:醫院管理信息化(HIS)階段、臨床管理信息化(CIS)階段、局域醫療衛生服務(GMIS)階段。現階段,我國醫院中做HIS系統的不少,但是真正用起來的不到50%。目前大多數醫院應用的是病床管理和財務管理系統,這說明目前我國醫院信息化建設大多數還停留在第一個階段,真正的醫療業務還很少能參與到信息化的方式中去。而且目前國內很多數字化醫院的解決方案還是建立在醫院現有的數字化影像、檢查設備等終端基礎之上的,設備之間的兼容、優化處理工作往往隨各醫院現有設備的差異而不同。且不同醫院對數字化要求的程度差異很大,使得國內數字化醫院建設的標準不統一,這也意味著各個醫院都是獨立的運行單元,他們之間的電子病歷和遠程醫療等工作就會因為報告格式、處理方式和傳輸規格等諸多環節的差異而無法落實,也就達不到醫院信息化建設的真正目的。
實際上真正意義的醫院信息化是依靠現代化的醫療技術和信息技術來改進醫療服務質量、醫院管理水平和業務運作效率。實現醫院信息化的驅動力源于醫院持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改善醫院的運營績效的業務需求和管理需求,以達到提高服務質效、改進管理、增加市場份額、降低醫院運行成本、醫療服務成本和增加現金節余的目標。因此,一個成功的數字化醫院的建立是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產品的支持下,通過符合醫院發展目標和戰略的業務流程的重組來獲得實現,而不是僅僅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產品對人力工作和紙張的簡單取代,其核心的內涵是改進和優化。例如,對病歷而言,數字化醫院要實現的是數字化的病歷,而不是病歷的數字化;對流程而言,數字化醫院要實現的數字化的流程,而不是流程的數字化。
由于醫院信息化項目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不斷完善和不斷深入的平衡的循環過程。只要患者的需求在提高,醫療服務形式在增加,醫療環境在變化,經營理念在更新,技術在發展,這個循環就不會停止。隨著每一次循環,醫院的信息化的程度在加深,而范圍卻在源源不斷的擴展。因此,這么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靠一家或幾家醫院自身的力量來建設是不現實的。如果在前期考慮不周或不到位,最終往往會走偏,甚至會走向失敗。所以,深圳市新建醫院的信息系統集中建設和管理工程項目由深圳市衛生局牽頭,以深圳市醫學信息中心為規劃主體來進行是非常有必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