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社區衛生信息系統建設方案
第一章 綜述
1.1 社區衛生服務現狀
“看病難、看病貴”現象逐漸突出
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在北京,由于優質醫療資源過分向大醫院集中,社區衛生服務存在資源短缺、服務能力不強、不能滿足群眾基本衛生服務需求等問題,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未能取得群眾的信任。群眾在得了病后,只有去大醫院就診。隨著人口數的急劇膨脹,社會老齡化問題的日漸嚴峻,“看病難、看病貴”現象變得越來越突出。
社區衛生服務缺乏統一、規范的標準
一直以來,社區衛生服務在各個方面、各個層面都缺乏一個統一、規范的標準,各區縣、社區中心、社區站都在根據自身的條件、需要、和理解來搞自身的建設,最終導致各社區衛生機構表現出巨大的差異性,給社區衛生的總體建設、統籌規劃、統一管理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嚴重影響了社區衛生的規范發展。這表現在:
沒有開放的公共衛生接口系統,重復錄入情況嚴重;
部分社區衛生機構沒有基本的硬件條件,如計算機、傳輸線路等;
沒有全市統一的社區衛生服務業務指導系統和標準;
沒有全市統一的社區衛生服務平臺,不能完成管理體系信息和服務體系信息的交換;
沒有統一的居民健康檔案的數據標準,各區之間不能進行數據交換。等等方面。
社區衛生服務運行機制不匹配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承擔著提供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的巨大任務,具有公益性質,不以營利為目的。但是現在絕大多數的社區衛生機構都沒有的到各種資源的支持,甚至掙扎在死亡線上。其機構的性質、人員編制、績效考核、資金來源均沒有保證。
社區衛生工作人員水平難以提高
由于資源匱乏、收入沒有保證、門診量少等等原因,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從業人員素質普遍偏低,缺少學習、培訓和實踐的機會,社區衛生工作人員水平難以提高
科學的統計、分析、決策難以實現
由于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劃,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事實上是獨立的信息孤島,導致主管部門無法掌握他們的各種情況,并據此進行統計、分析、決策。具體表現為:
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系統千差萬別,數據格式不同,基礎目錄不同,不能夠匯總到一起來進行統計、分析。
各中心、社區站均自行采購和管理藥品,不能夠為政府統一采購、統一配送提供一個基本的支持。
各中心、社區站的財務均由自己管理,沒有統一的財務管理軟件,不能為實行收支兩條線提供支持。
1.2 社區衛生服務系統應用系統建設現狀
由于受限于現有的網絡和硬件設施,各區縣現有的社區衛生服務應用系統的建設差別較大。
比較起來,城區的社區衛生應用軟件建設起步早,而在偏遠地區,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基本停留在手工操作階段。但是,即使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區,各區甚至各社區服務中心都沒有統一功能統一版本的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系統, 社區服務中心自行開發的應用軟件只能滿足基本的社區衛生服務要求。這為社區衛生相關政策的執行,社區衛生服務系統與外系統的接口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因此,從社區衛生管理的需要出發,急需建設一套保留個性化要求的、全市統一的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系統應用軟件。
1.3 系統建設目標
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系統的建設主要的目的是全面貫徹委市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的精神,從醫療體制改革入手,構建新型兩級城市衛生服務體系,并通過建立全過程監控、網格化管理、標準化支撐的社區衛生服務管理系統,為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實現的主要目標為:
建立六位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信息化支撐平臺
建立集中與分布相結合的社區衛生數據管理中心
實現全市居民生命全周期健康信息的管理
建立社區衛生服務綜合信息管理與評價體系
建立支撐社區衛生體制改革的信息化業務運營流程
編制社區衛生體系標準,為數據共享、設計整合以及評價社區服務管理水平奠定基礎。
建立藥品集中采購、統一配送、零差價銷售管理系統,使社區居民用上質優價廉的社區衛生服務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