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路徑最初來源于工程系統學的設想——疾病處理程序
用來提高病情處理效率的復雜系統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通過整合整個醫療傳遞系統中的各個專業和運用適合的條件(如:指導、方案和信息系統)來提高治療效果并控制消費。
臨床路徑的概念
目前對臨床路徑(Clinical pathways,CP)比較公認的定義是由醫院各種背景的專家,根據某種疾病或某種手術方法,制定一種大家同意認可的治療模式,并依據治療結果來分析評估及總結每個病人的差異,以避免下一個病人住院時發生同樣的失誤,通過此種方式來維護、提高醫療質量并控制醫療成本。
為什么選擇臨床路徑? ——來自于“上帝”的壓力!
中國:85%的患者表示希望并曾經托熟人找指定的醫生看;35%的患者表示不是很相信為自己看病的醫生;20.8%的受訪者“有過醫生建議住院而沒住院的經歷”。而拒絕住院的原因中,55.1%是因為醫療費用高。
美國:住院病人中經歷過不良事件的比例3.7%;每年至少44000美國人由于醫療差錯而死亡;由于不良事件造成的國家損失超過376億美元。
醫療機構面臨從所未有的挑戰:
高度的醫患信任危機;
無處不在的醫療質量問題及醫療差錯;
令人無法接受的醫療費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