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人首先到掛號室掛號
掛號時,可以掛直接醫生,也可以直接掛科室,同時產生病人信息。也可以由醫生自己掛號(但這樣醫生每天也要到財務科繳費)。掛號時可以同時發給就診卡。以后收費都可以劃卡提取相關信息。
2、 病人掛號后直接到自己掛的科室看病
掛號后的分診信息可以直接從醫生所在工作站直接調出病人信息,醫生再根據病人情況下達相應醫囑
3、 醫生給病人下了門診醫囑后,病人到收費處繳費
醫生告之病人編號后,病人直接到收費室繳費,或者醫生寫出病人該次診療的編碼,病人憑編碼到收費室繳費,病人也可以憑先前發的就診卡提取相關信息。
4、 如果病人病情嚴重或者有必要住院觀察,那么就到入院處辦理入院
醫生直接讓病人到出入院處辦理相關手續。
5、 病人繳費后到藥房拿藥
藥房可以等病人來了再配藥,拿藥。也可以在收費室收費完成后馬上打印該藥品明細,藥房專門拿人配藥,等病人來了后直接把藥給病人。減少病人等待時間
6、 醫生給病人開檢驗、檢查單,病人繳費后去相關科室檢驗、檢查
醫生在下醫囑的時候可以下主費和補費,也可以只下主費,由醫技可是自己下補費。
下醫囑的時候可以以手工單的形式讓病人做相應檢查,也可以直接在電腦中直接錄入醫囑內容,病人憑收費室打印的發票到相應科室做檢查等。
7、 檢驗、檢查后把相關報告拿(傳)到門診醫生處,醫生再憑這些報告給病人下相應處方或者住院治療。
輔助科室做完相應工作后,可以直接在電腦中錄入檢查結果,讓該病人的開單醫生直接在電腦中查閱病人相應檢查情況(這樣輔助科室工作量大),也可以從輔助科室的相關設備中打印出報告,讓病人把報告拿回醫生那里。醫生再根據情況下相應的診斷。
8、 病人拿藥后離開醫院。
病人做完相應治療后離開醫院,完成門診流程。
1、 病人由門診醫生建議或者其他方式到入院處辦理入院手續。
病人入院時填寫相關信息,發放就診卡,收取預交款,就診卡可以用現金,也可以采用記帳方式。
2、 病人辦理完相關手續后,到相關病區。相關病區護士把病人安排到病床,病人的主管醫師為病人下達相應醫囑。
病區護士把病人安排到相應床位,指定主管醫師,護理等級,包床等信息。病區護士(藥房)把醫生醫囑內容記入電腦
3、 病人憑相應醫囑到住院藥房取藥(或由護士帶取)或者做相應治療等。
病人(護士)憑記帳后的醫生處方到藥房拿藥。住院藥房可以單張處方發藥(藥房擺藥),也可以批量發藥后打印出發藥單據,根據單據發藥給病區(病區自己回去給病人擺藥)。
4、 拿了藥品(治療后)病人回到自己的病區,按照醫生要求服藥(休息)。
病人在病區按照醫生(護士)的要求服藥或者休息。
5、 醫生開出檢驗、檢查醫囑后,病人去相關醫技科室做檢驗、檢查。
病人憑記帳后的醫生處方或者其他記帳后單據到相關醫技考試做相應檢查并返回檢查結果,目前沒有使用住院醫生工作站,住院記帳后的輔助檢查,不能在系統中流轉。所以醫技科室不能直接在電腦中給病區醫生返回結果。
6、 病人拿回(傳回)相關檢驗、檢查結果給醫生。
醫生憑醫技科室返回的相關結果給病人下相應的醫囑
7、 病人病情治愈(好轉、死亡)后病人(家屬)到出入院處結帳。
結帳人員可以憑病人住院號提取病人,也可以用就診卡提取病人信息辦理病人出院結帳,病區把病人拉出床位,病人到出入院出辦理相關手續,并打印病人帳頁。
8、 完成所有手續后病人出院。
病人完成手續后,住院過程結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