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數據采集與存儲
數據交換基本需求
1 交換體系結構
方案一:先將生產數據(P)放到前置機上的數據庫(F)中,再交換到上傳數據庫(U),并集中到中心數據庫(C)。下圖示意了兩家機構將數據集中到中心數據庫的過程。
整個交換體系包括三大部分:
從P到F(可通過數據庫的快照實現)
從F到U
從U到C
方案二:直接把生產數據(P)交換到上傳數據庫(U),再集中到中中心數據庫(C)。下圖示意了兩家機構將數據集中到中心數據庫的過程。
整個交換體系包括兩大部分:
從P到U
從U到C
方案比較:
其主要差別是是否采用前置機數據庫。具體差異如下。
序號 比較內容 方案一 方案二
1. 對生產數據庫的性能影響 較小。
快照由Oracle內部處理。 較大。
偵聽器需要記錄變更軌跡。
2. 投入 前置機軟硬件。
內存:512M – 1G
CPU:PIII以上
操作系統、數據庫。
(可考慮升級原農;蜥t保前置機)
3. 安全 較好。 一般。
4. 實施 一般。
建立從生產到前置機數據庫的快照。 一般。
5. 生產數據遷移后,上傳和中心數據庫不變
建議采用方案一。
2 功能要求
從生產數據庫到前置數據庫的數據遷移可通過Oracle數據庫的快照實現,比較簡單,不再敘述。下面重點討論從各醫院/衛監到上傳數據庫,再到中心數據庫的數據交換的功能要求。
2.1 從各醫院/衛監到上傳數據庫
基本功能需求:
生產數據遷移后,上傳和中心數據庫不變。
具有增加字段的功能,如機構代碼、計算字段等。
數據下載到各家機構。如標準字典。
醫院自己可打開和關閉數據采集偵聽,其目的是讓醫院做數據遷移工作,但不影響到上傳庫。
上傳存儲成功后,刪除前置數據庫中的數據。
主從表時需先采集和裝載主表,再從表。
上傳表中要記錄下最后更新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