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排隊與電視顯示系統的疑難
智能排隊系統由于涉及部門多,醫學上的限制多,客人特殊情況多,甚至要考慮醫院房間設置、人員排班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所以一套完善的具有很強實用性的排隊系統,在設計開發過程中,必定是經過了全面地設計考慮、反復地試用修改、不斷地補充完善,才能實現順暢的運行。
電視顯示系統由于涉及信號的轉換、長距離傳輸,硬件的選材,線路的架設,顯示的內容和效果,后期的調整的便捷性,平時維護的工作量等因素,所以一套完整的電視顯示方案,必定是經過反復地嘗試,積極地創新,才可能達到一個相對完美的效果。
智能排隊中的疑難
1. 時間與空間的協調
智能排隊系統一個很重要的設計目的就是讓客人排隊候檢的時間盡量最短,所以時間優先是智能排隊系統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則。系統運行一段時間,醫護人員操作熟練,與儀器配合默契后,可評估出每項檢查的平均用時,并將其錄入系統。平均用時是時間優先原則最重要的一參數。
例如,心臟彩超檢查平均用時為10分鐘,視力檢查平時用時為2分鐘,現彩超室外已經候檢2人,眼科候檢4人。如果再有客人過來,排隊系統優先安排到眼科,因為眼科房間外雖多兩人,但是再安排一人,他的候檢時間才2*4=8分鐘,而如果排到彩超,候檢時間為10*2=20分鐘。
但是僅僅考慮這一因素,體檢中心面積小,可能影響不大,一旦體檢中心上規模后,就會出現客人一會在最左邊的科室檢查,下一站排到最右邊了,過一陣又排回左邊,如果科室分布還跨越樓層的,就會出現樓上樓下來回折騰的情況,對于年老的客戶這更是致命的缺陷。
排隊系統在綜合考慮這兩個因素,并結合一線體檢的實際情況,增加了空間優先的原則。將體檢區域按房間的位置分布,分為若干個區域。先區域優先,客人到達某一區域后,將這個區域的體檢項目做完,再到下一區。同一區域內,時間優先,將客人排到該區域內待時最短的房間。這樣也很好的解決了科室跨樓層分布的問題。
2. 醫學本身的限制
受醫學本身的限制,有些檢查需要在空腹狀態下進行,如腹部超聲。而消化道造影需要服用造影劑,一旦服用造影劑三天之內不能再進行空腹的超聲項目檢查。所以要限制先做聲,再做造影。
同樣,腹部CT檢查之前不能做其它造影檢查,尤其不能用鋇劑行消化道造影,以免腸內殘留的造影劑形成偽影,影響CT圖像質量,從而導致誤診。所以,也要限制先做CT檢查。
排隊系統考慮到像上述科室那樣,必須固定先后順序,所以加入了設置先后順序的地方,體檢可以根據自身科室的實際情況設置。
導檢臺手工調入時,也加入上述的限制。如將入插隊到消化道造影室,發現超聲還未檢查,會提示導檢護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