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成本目標核算方案
醫院成本核算軟件方案設計理念:
1、全面及時解決各科室經營狀況;
2、輔助醫院經營管理決策;
3、明確成本責任,對有收益的科室或無收益的科室,確立收益中心和成本中心;
4、管理思想融入全成本核算體系,如采用全院藥品統一差價率控制藥品費比例,分配藥品定額到科室,超定額藥品不核算差價收入,把管理經營思想融入計算機系統中去,可以消除“人管人”的傳統弊端;
5、將勞動量化納入核算體系,如制定內部服務價格,實行醫院內部有償服務;
6、核算數據準確、安全。
一個良好的全院成本核算軟件能為醫院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很多幫助,先進的計算機網絡自動化處理是全成本核算的必要條件,各大中醫院采用統一全成本核算軟件,既可減少浪費,又節約資金。它的應用將促進醫院管理更加規范化和科學化,使醫院的經營管理走向良性循環的軌道。
一、醫院成本核算體系
醫院成本核算體系是按實用的成本分類,按經營層次(單位)和醫療產出單位,建立不同層次、不同項目的目標成本計劃制度,并核算實際成本,以加強成本管理。這種實用的全面配套的成本核算就是醫院成本核算體系。
建立醫院成本核算體系必須具備各項財務管理、經濟管理和醫療產出管理的基礎工作條件,并與上級機關的財政管理政策相適應。因此需要經過逐步改革和完善的過程。目前,主要是以科室成本核算和醫療項目成本核算為主,今后應逐步創造條件,建立科室成本、醫療項目成本、病種醫療DRG成本,以及日/床醫療成本和門診人次醫療成本等標準成本和實際成本核算的方法和制度。
目前我國醫院以傳統醫療指標作為計算醫療產出量的核算基準,因而主要是核算日/床和門診人次的醫療成本。但是,以此為醫療成本核算基準不能準確地衡量醫療成本的高低及合理性。因為傳統醫療指標缺乏“病例組合”內涵,即不同的醫院、科室,收治的病人不同,其醫療消耗也大不相同,故不同醫院科室其每一日/床的醫療成本無可比性;即使是同一醫院、科室,也可由人為因素通過有意識地挑選“病例組合”而不正常地干擾醫療變動成本。
醫療項目成本核算,雖然是一種服務量單位的成本核算,但不能代替醫療產出的度量。因為每個病人所需的醫療項目是由醫生隨機決定的,同樣的病人所用的醫療費用,可能由于醫療決斷的很大差異而各不相同。醫療產出計量及其醫療成本計算,必須先計算具有“病例組合”內涵的病例數量,其次才是這些病例所用的醫療項目的醫療消耗計算。綜上所述,完善的醫療成本核算體系應該包括醫院各級核算單位的成本核算、醫療項目成本核算和病種醫療成本核算,且最好是病種DRG的醫療成本核算。這種成本核算能夠比較準確地反映一定的醫療產出量的醫療成本。這種成本核算對于改革公費醫療、勞保醫療制度或者實行醫療保險制度,合理利用醫療資源,合理補償醫療消耗,更具有提供科學依據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二、醫院科室成本核算
醫院科室成本核算是以醫院的科室作為成本責任中心計算其成本,是醫療項目成本核算和病種醫療成本核算的基礎。通過科室成本核算可以找出經營問題的癥結所在,從而有利于改善經營,為控制成本提供方便,是節省開支,減少衛生資源浪費,加強醫院對科室醫療投入、產出管理的重要環節。
應該明確的是,醫院的現行財務報表是按費用的經濟內容劃分的,而成本項目是按費用的經濟用途劃分的。兩種劃分方法雖不一致,但可以將費用要素作為成本項目來核算成本。
(一)醫院成本核算科室分類。應由粗到細循序漸進,可分六類,如圖1。
圖1 六類科室成本核算
(二)科室成本核算的內容
圖2 六類科室成本核算的內容
(三)科室成本核算的原則界限
1.費用與成本的劃分。為了正確核算成本,必須嚴格區分費用與成本,費用是按期間匯集的資金耗費,成本是按成本對象匯集的資金耗費。費用只有對象化以后,才能形成成本,只有與獲取收入相配比的費用,才能進入成本,當期的費用不等于當期的成本。應計入成本的費用,是指為醫療服務所發生的費用,以及為組織和管理醫院業務所發生的費用。不應計入成本的費用,是指專用基金和專項撥款支付的費用;中標科研課題補助費、醫療事故賠償款、交通肇事及違章罰款,以及其他意外事故支付的費用(但在未改變現行醫院財務管理辦法前可暫記入)。
2.劃清本期發生與非本期發生費用的界限。以權責發生制為依據,在計算期內發生的當期費用應計入成本;在計算期內分期計入的通過“預提費用”或“待攤費用”科目分期計入的費用,應分期計入成本。
3.劃清各部門之間的費用界限。為了正確地計算各科室成本,分清成本責任,必須準確劃分在業務活動中所發生的一切費用,并分別記入各科室和各自帳戶。
(四)醫院科室成本核算的方法
成本核算是對各項費用按照規定程序進行歸集、分配、再歸集、再分配的數據處理過程。
1.做好賬務處理
(1)直接成本科室的核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