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測試流程規范
1 規范說明
1.1 本規范適用對象測試人員,適用工作為在版產品正式版和SP版的修改問題測試和產品發布。
1.2 本規范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在版產品發布工作的遺漏,減少產品升級過程的質量問題。
2 術語解釋
2.1 在版產品是指對已經正式發布,需要經過測試部測試、整理升級資料的產品。
2.2 修改問題是指在產品質量跟蹤管理系統中登記,按產品質量跟蹤管理辦法規定環節流轉,需要測試部處理的對產品的各種修改變動。
2.3 日常測試是指在兩次產品正式升級發布周期之間,根據程序員完成對修改問題的修改情況,測試人員及時完成對修改問題的測試,是對修改問題的第一次測試。
2.4 回歸測試是指完成所有修改問題修改后,對已經進行過日常測試的修改問題再次進行測試。
2.5 發布準備是指完成全部修改問題測試后,對產品按安裝測試規范、升級測試規范要求進行專項測試,整理升級說明、在線幫助等產品升級輔助文檔資料。
2.6 SP版是指在兩次產品正式升級版本之間,為解決用戶的需求,發布的非正式升級版本,SP版所有的修改變動都包括在下一次正式版本中。
2.7 手動升級腳本,程序員編寫的通過在PL-SQL中執行完成產品數據庫升級的腳本。
2.8 自動升級腳本,根據手動升級腳本整理的,由自動升級工具執行的產品數據庫升級腳本。
3 在版產品測試項目說明
3.1 操作測試
3.1.1 測試項目:通過菜單、按鈕、快捷鍵、鼠標等執行各類操作。
3.1.2 執行條件:有新增操作或現有操作修改時
3.1.3 測試內容:各種調用方式是否正確等。
3.2 權限測試
3.2.1 測試項目:權限對功能的控制是否正確,權限涉及對象是否完整,
3.2.2 新增的無數據訪問的控制類權限,如果對原有操作進行了限制,檢查是否進行自動授權。
3.2.3 執行條件:有新增功能、現有功能調整、現有權限對象調整時
3.2.4 測試內容:權限對功能的控制、功能需要的權限對象是否與權限同步更新等。
3.3 輸入測試
3.3.1 測試項目:各種輸入項目
3.3.2 執行條件:新增或現有項目修改時,包括由于其它項目修改引起的變化
3.3.3 測試內容:
3.3.3.1 邊界測試:輸入數據的長度、大小等邊界處理。
3.3.3.2 輸入測試:使用等價類劃分等方式設計輸入數據,測試各類數據的輸入。
3.3.3.2.1 正向輸入:輸入正確的數據、進行正確的操作、輸入不受限制的數據。
3.3.3.2.2 負向輸入:輸入錯誤數據、進行錯誤的操作、輸入受限制的數據。
3.4 參數測試
3.4.1 測試項目:系統參數和本地參數。
3.4.2 執行條件:系統參數和本地參數有變化時,以及參數涉及的功能有變化時。
3.4.3 測試內容:
3.4.3.1 正確性測試:參數對功能的影響是否正確。
3.4.3.2 易用性測試:參數調整時,是否對用戶原來的使用造成影響。
3.5 報表測試
3.5.1 測試項目:新增或修改所影響報表。
3.5.2 執行條件:必要時。
3.5.3 測試內容:報表的正確性。
3.6 功能測試
3.6.1 測試項目:對修改涉及的功能進行綜合測試
3.6.2 執行條件:所有修改
3.6.3 測試內容:
3.6.3.1 正向測試:達到用戶需求。
3.6.3.2 負向測試:限制不該執行的操作。
3.6.3.3 并發測試:多用戶同時操作。
3.6.3.4 入口測試:同一功能的不同調用方式。
3.6.3.5 業務測試:完整的業務相關功能測試,比如新增單據、審核單據、沖銷單據。
3.6.3.6 流程測試:不同業務流程測試,比如增加后審核、增加、修改后再審核。測試方法
4 在版產品測試流程
5 在版產品測試流程說明
5.1 日常測試
5.1.1 修改問題由測試部負責人或委托他人進行任務分配。
5.1.2 修改問題的日常測試必須在分配問題時指定的完成時間前完成,如果有任務沖突提前與任務分配者協調調整完成時間。
5.1.3 SP版的修改問題測試必須在SP版發布之日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