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使用情景實例
下面以一個住院病人進行CT檢查為例,描述病人檢查過程中ZLPACS的流程。
病人進入醫院后,辦理入院登記。住院醫生進行檢查后,決定給該病人進行CT檢查,住院醫生在住院醫生工作站開CT檢查的醫囑,病人根據需要檢查的項目進行交費,然后到CT室,準備做CT檢查。
CT室的登記人員從預約登記工作站中看到該病人的CT檢查申請,為其安排檢查時間。病人在指定時間來做CT檢查,技師在CT機通過DICOM WorkList查詢到病人檢查的申請信息,在CT機開始一次檢查,病人進入CT機房,進行CT檢查。檢查完畢,CT機將當前檢查的結果圖像自動通過DICOM協議傳輸到圖像存儲工作站。
圖像存儲工作站接收到CT圖像,查詢數據庫,將圖像和登記信息相融合,將圖像發送到服務器,同時還將圖像分發到需要后續處理的診斷工作站。
放射科醫生在診斷工作站中打開病人的CT檢查,對圖像進行觀察和處理,同時通過察看該病人的其他相關檢查紀錄,做出影像診斷,通過錄音的方式,錄制該病人的診斷報告。
報告編輯工作人員在報告處理機上打開該病人的錄音報告,聽取該錄音報告,將其轉譯成文字報告,輸入到該病人的報告中。
醫生在診斷工作站中檢查編輯完成的文字報告,確認無誤,則確定報告編輯完成,刪除原錄音報告,只保留文字報告。
上級醫生在診斷工作站對該病人的報告進行審核,通過審核,則該報告被打印出來。
登記室人員將打印出來的報告發放給病人。
住院醫生在住院醫生工作站中,調閱該病人的CT檢查報告和圖像,給病人做進一步的診斷。
1.3 DICOM協議的支持
ZLPACS支持以下的DICOM 服務層。
- DICOM Verification Service Class
- DICOM Storage Service Class
- DICOM Query/Retrieve Service Class
- DICOM Print Management Service Class
- DICOM Media Storage Service Class
- DICOM Storage Commitment Service Class
- DICOM Basic Worklist Management Service Class
- DICOM Queue Management Service Class
- DICOM Modality Performed Procedure Service Clas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