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門診費用事務操作指導
§3.1 本節知識點
掌握“門診劃價收費合一”模式的業務流程及門診收費、退費、日報表統計業務操作
了解“簡單收費模式”與“藥房劃價模式”與“門診劃價收費合一”模式的業務流程區別
了解“醫保模式”與“門診記帳模式”的運用場合
§3.2 業務介紹
回顧一下第一章所講到的門診事務流程,門診病人在就醫時,根據病情,醫生可能會讓其做一些相關的檢驗檢查(產生“檢驗費”、“檢查費”),醫生也會開具相應的處方(產生“藥品費”)或治療單(“注射費”、“理療費”等,統稱治療費)。病人必須先交納這些費用,才能接受相應的治療,或領取藥品。因此,門診收費是門診病人就診時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后續醫技、藥品科室是否執行相關單據的重要依據。
在手工模式下,由于沒有嚴格規范處方的書寫規格,加之藥品的價格隨藥品各異,需人工記憶,通常就由藥房核查醫生的處方,并批示收費價格。病人在交納門診費用之前,需要先到藥房進行劃價,再到收費室交納費用。(“先藥房劃價,再門診收費”模式)
隨著計算機的使用普及,醫院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統之后,最突出的變化就是規范性,統一了各收費項目的名稱及規格,并對醫生處方的書寫做了相應規范要求,以達到讓病人也能看懂處方。并且,計算機引入后的另一個好處是,人工不用再去記憶繁多的收費價格了,可以通過信息系統自動提取收費價格,既快速又能保證無誤。基于此,醫院逐步開始采用由門診收費室直接劃價并收費的運行模式。(“劃價收費合一”模式)。這種模式的采用,病人不用先到藥房劃價,再回來收費室交費,減少了病人來回奔波于藥房與收費室的次數,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精神。
除了門診收費以外,還有一種情形是門診記帳,這種情況在職工醫院運用較多,基于醫院的相關醫療福利政策,職工醫院對本單位職工有可能采用先記帳后統一結帳的方式結算門診費用。門診收費與門診記帳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是否當場結算。
隨著基本醫療保險的推廣,醫保病人可以持醫保卡到指定醫院就診,門診收費時需對醫保病人進行特殊的處理,區分醫保支付部分與個人自付部分,并收取個人自付部分的費用。
以下將結合具體業務,講解門診費用事務模塊的具體使用。
§3.3 運行環境
[主要的硬件配置(一個收費站點)]
1、一個收費站點配置一臺計算機,用于數據輸入
2、配一臺針式打印機,用于打印收費票據、收費日報表
3、配一部LED語音報價器(非必須),用于收費時顯示并播報每筆收費細目的名稱及金額
4、刷卡器,用于持卡就診的病人刷卡輸入病人姓名
[不同模式下軟件功能模塊組合]
“簡單收費”模式:【門診收費管理】、【收費操作日報】
“藥房先劃價”模式:(門診收費站點)【門診收費管理】、【收費操作日報】
(藥房劃價站點)【門診劃價管理】
“門診記帳”模式:【門診記帳管理】、【合約單位管理】、【病人信息管理】、【就診卡發放管理】、【預交款管理】、【合約單位費用】、【預交款操作日報】
“醫保模式”:【門診收費管理】、【收費操作日報】、【醫保帳戶管理】、【醫保結算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