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網絡小菜鳥筆記
第一章, 網際互連
把一個大的網絡劃分為一些小的網絡就稱為網絡分段,這些工作由路由器,交換機和網橋來按成。
引起LAN通信量出現足賽的可能原因如下:
1. 在一個廣播域中有太多的主機
2. 廣播風暴
3. 組播
4. 低的帶寬
路由器被用來連接各種網絡,并將數據包從一個網絡路由到另一個網絡。
默認時,路由器用來分隔廣播域,所謂廣播域,是指王端上所有設備的集合,這些設備收聽送往那個王端的所有廣播。盡管路由器用來分隔廣播域,但重要的是要記住,路由器也用來分隔沖突域。
在網絡中使用路由器有兩個好處:
1. 默認時路由器不會轉發廣播。
2. 路由器可以根據第三層(網絡層)信息對網絡進行過濾。
默認時,交換機分隔沖突域。這是一個以太網術語,用來描述:某個特定設備在網段上發送一個數據包,迫使同一個網段上的其他設備都必須主要道這一點。在同一時刻,如果兩個不同的設備試圖發送數據包,就會產生沖突域,此后,兩個設備都必須重新發送數據包。
網際互連模型
當網絡剛開始出現時,典型情況下,只能在同一制造商的計算機產品之間進行通信。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國際標準化組織創建了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也就是OSI七層模型。
OSI模型時為網絡而構建的最基本的層次結構模型。下面是分層的方法,以及怎樣采用分層的方法來排除互聯網絡中的故障。
分層的方法
參考模型時一種概念上的藍圖,描述了通信是怎樣進行的。他解決了實現有效通信所需要的所有過程,并將這些過程劃分為邏輯上的組,稱為層。
參考模型的優點
OSI模型時層次化的,任何分層的模型都有同樣的好處和優勢。
采用OSI層次模型的優點如下,當然不僅僅是這些:
1. 通過網絡組件的標準化,允許多個提供商進行開發。
2. 允許各種類型網絡硬件和軟件相互通信。
3. 防止對某一層所作的改動影響到其他的層,這樣就有利于開發。
OSI參考模型
OSI模型規范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幫助不能類型的主機實現相互之間的數據傳輸。
OSI模型有7個不同的層,分為兩個組。上面三層定義了中斷系統中的應用程序將被彼此通信,以及如何與用戶通信。下面4層定義了三怎樣進行端到端的數據傳輸。
下面4層定義了怎樣通過物力電纜或者通過交換機和路由器進行數據傳輸。
傳輸層:
1. 提供可靠或不可靠的傳輸
2. 在重傳之前執行錯誤糾正
網絡層:
1. 提供邏輯尋址,以便進行路由選擇.
數據鏈路層:
1. 將數據包組合為字節,字節組合為幀
2. 使用MAC地址提供對介質的訪問
3. 執行錯誤檢測,但不糾正
物理層:
1. 在設備之間傳輸比特流
2. 制定電壓大小、線路速率和電纜的引腳數
工作在OSI模型的所有7層的網絡設備包括:
1. 網絡管理系統(NMS)
2. WEB和應用程序服務器
3. 網關(非默認網關)
4. 網絡主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