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1 項目概述 3
1.1 項目概述 3
1.1.1 項目名稱 3
1.1.2 項目承建單位 3
1.1.3 實施規劃與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單位 3
1.2 項目建設背景 3
1.3 建設目標、內容、步驟、原則 5
1.3.1 總體目標 5
1.3.2 具體目標 5
1.3.3 建設范圍 6
1.3.4 建設計劃 6
1.3.5 建設原則 7
1.4 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依據 9
2 需求分析 10
2.1 總體需求分析 10
2.2 業務需求分析 11
2.3 指揮中心建設需求分析 15
3 建設方案 16
3.1 總體架構設計 16
3.2 業務架構設計 18
3.3 應用系統設計 20
3.3.1 預案管理系統 21
3.3.2 資源管理系統 22
3.3.3 報告管理系統 24
3.3.4 專家會商系統 25
3.3.5 患者管理系統 26
3.3.6 指揮調度系統 27
3.3.7 多維分析系統 28
3.3.8 GIS展示系統 30
3.3.9 監測預警系統 33
3.4 指揮中心設計 35
3.4.1 指揮中心基礎環境 36
3.4.2 音視頻輔助系統 39
3.4.3 視頻會議和視頻監控系統 42
3.4.4 通訊調度系統 42
4 項目預算 43
1 項目概述
1.1 項目概述
1.1.1 項目名稱
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系統
1.1.2 項目承建單位
承建單位:
南京市衛生局
單位地址:
南京市玄武區雙龍巷22號,郵政編碼:210008
1.1.3 實施規劃與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單位
編寫單位:
南京市衛生局
1.2 項目建設背景
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發展,人們的經濟與交流活動迅速增加,人群流動日益頻繁。人群的流動對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也為疾病的暴發與傳播提供了條件,使得我國面臨的公共衛生健康問題越來越復雜。與此同時,人們的社會與自然環境也發生了許多變化,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自然災害、重大事故和恐怖活動等一系列問題,都對社會穩定和居民生活產生了嚴重的挑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出現,會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也對我國原有公共衛生體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能力提出了嚴重的挑戰。為了加強我國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國務院提出用3年左右的時間,建立健全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醫療救治體系和衛生執法監督體系。在上述機制和體系建設的任務分解和實施過程中逐步發現,無論在疾病監測、應急反應、工作部署與實施都離不開信息和信息技術的支持,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建設是機制和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和紐帶。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系統建設的總體目標是: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否為總指揮、參與指揮的專家和業務人員提供決策依據和分析手段等多種信息,實施醫療救治,以減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脅,用最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最少的資源投入,將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中心和決策系統,包括建設和完善覆蓋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系統支撐的網絡平臺和通訊系統,開發公共衛生及相關信息數據庫系統、地理信息系統、數據交換系統、監測預警系統、分析決策系統及多維分析查詢系統等應急相關的軟件,并且完成對于軟件與通訊等系統的有機整合與集成,為應急指揮提高效率。將疾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信息、醫療救治信息、衛生執法監督信息和相關信息統一在突發公共衛生信息系統網絡平臺上,有效動員和調度各種資源,進行指揮決策。
1.3 建設目標、內容、步驟、原則
1.3.1 總體目標
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中心為核心,連接南京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信息系統,實現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動態監測與預警分析,能為決策指揮的領導和參與指揮的人員及專家,提供各種通訊和信息服務,提供決策依據、分析手段、指揮部署手段和監督監控方法,通過指揮中心能使決策指揮領導及時下達命令,迅速有效地掌握、調撥、利用各種資源,實施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力求最大程度地減輕突發事件對公眾健康及生命安全以及社會經濟穩定的威脅和破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