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iii
簡介 4
發展背景 4
群集術語 6
服務器群集 6
虛擬服務器 8
資源組 9
服務器群集架構 11
群集服務組件 11
節點管理器 12
數據庫管理器 12
檢查點管理器 13
日志管理器 13
故障轉移管理器 13
故障轉移 14
故障恢復 14
全局更新管理器 14
備份/恢復管理器 15
事件日志復制管理器 15
成員身份管理器 15
非群集服務組件 15
資源監視器 15
事件服務 16
群集仲裁 18
標準仲裁 18
多數節點集仲裁 19
群集資源 20
群集管理 22
群集的形成和操作 23
創建群集 23
形成群集 23
加入群集 24
脫離群集 24
故障檢測 25
檢測節點故障 25
檢測資源故障 25
未來方向 26
詳細信息 27
書籍 27
相關鏈接 27
簡介
服務器群集功能最早是為 Microsoft Windows NT® Server 4.0 操作系統設計的,這一功能在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和 Windows Server 2003 Datacenter Edition 操作系統中又得到重大改進。您可以借助服務器群集功能將多臺服務器連接在一起,從而為在該群集中運行的數據和程序提供高可用性和易管理性。服務器群集提供了以下三種主要的群集技術優點:
• 更高的可用性。允許服務器群集中的服務和應用在硬件或軟件組件故障下或在計劃維護期間仍能不間斷地提供服務。
• 更高的可擴展性。支持通過增加多個處理器(在 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中最多可達 8 個,在 Windows Server 2003 Datacenter Edition 中最多可達 32 個)和額外內存(在企業版中,隨機存取內存 [RAM] 最多可達 8 GB,在 Windows Server 2003 Datacenter Edition 中最多可達 64 GB)來擴展服務器。
• 更高的可管理性。允許管理員如同管理單臺計算機那樣管理整個群集內的設備和資源。
該群集服務是兩種互為補充的 Windows 群集技術(為了擴展 Windows Server 2003 和 Windows 2000 基礎操作系統而提供的)中的一種。另一個群集技術是網絡負載均衡(Network Load Balancing,NLB)。該技術作為服務器群集的互補,可面向前端應用和服務(如 Internet 或 Intranet 站點、基于 Web 的應用、媒體流以及 Microsoft 終端服務)來支持高度可用和可伸縮的群集。
本白皮書僅立足于服務器群集的架構和功能,介紹了服務器群集的術語、概念、設計目標、關鍵組件和預定的發展方向。本白皮書結尾處的“詳細信息”小節提供了一個參考列表,您可以通過這些資源了解服務器群集和 NLB 技術的詳細信息。
發展背景
計算機群集的出現和使用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作為最早的群集技術設計師之一,G. Pfister 對群集的定義是,“一種并行或分布式的系統,由全面互連的計算機集合組成,可作為一個統一的計算資源使用”。
將數臺服務器計算機組合成一個統一的群集,多臺服務器將可以在用戶或管理員不必了解細節的情況下分擔計算負載。例如,如果服務器群集中的任何資源發生了故障,則不論發生故障的組件是硬件還是軟件資源,作為一個整體的群集都可以使用群集中其它服務器上的資源來繼續向用戶提供服務。
換言之,當資源發生故障時,同服務器群集連接的用戶可能經歷短暫的性能下降現象,但不會完全失去對服務的訪問能力。當需要更高的處理能力時,管理員可以通過滾動升級過程來添加新資源。該過程中,群集在整體上將保持聯機狀態,它不僅可供用戶使用,而且在升級后,其性能也將得到改善。
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和 Windows Server 2003 Datacenter Edition 操作系統是完全針對用戶和業務對群集技術的要求而設計開發的。主要目標是:開發一種能滿足大多數商業機構和組織的群集需求的操作系統服務,而不是僅針對小型和特定的市場段。
Microsoft 市場調查顯示,隨著中小型商業機構的日常運作已越來越離不開數據庫和電子郵件,因此它們對高可用系統的需求很大,而且這種需求日趨旺盛。易于安裝和管理,被認為是這種規模的機構最關鍵的要求。Microsoft 的調查同時顯示,那些對高性能和高可用性具有很高要求的大企業對基于 Windows 的服務器也日益感興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