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社區健康服務信息系統
需求說明
(征求意見稿)
深圳市衛生局
二○○六年七月
目 錄
第1章 概述 1
1.1. 編寫目的 1
1.2. 名詞定義 2
1.2.1. 社區 2
1.2.2. 健康檔案 2
1.2.3. 社區健康服務 2
1.2.4. 電子病歷 2
1.2.5. 診療數據 2
1.3. 建設背景 3
1.4. 建設目標 4
1.5. 參考資料 6
第2章 總體建設要求 7
2.1. 具體要求 7
2.2. 系統總體框架 8
2.2.1. 系統結構 8
2.2.2. 以人為中心的社區健康服務理念 9
2.2.3. 網絡系統和數據系統 10
2.3. 信息標準和規范要求 11
2.3.1. 本系統建設標準需求 11
2.3.2. 國際標準本地化建設需求 12
2.3.3. 數據采集需求 13
2.4. 系統建設要求 13
2.4.1. 信息資源整體規劃 13
2.4.2. 信息共享與有效利用 14
2.4.3. 先進性與成熟性 14
2.4.4. 實用性與經濟性 14
2.4.5. 標準化與開放性 14
2.4.6. 可靠性與安全性 14
2.4.7. 靈活性與擴充性 15
2.5. 基本技術要求 15
2.5.1. 性能需求 15
2.5.2. 易用性需求 15
2.5.3. 安全性需求 16
2.5.4. 可靠性需求 17
第3章 綜合業務需求 18
3.1. 健康檔案業務 18
3.1.1. 健康檔案管理 18
3.1.1.1. 個人健康檔案 18
3.1.1.2. 家庭健康檔案 19
3.1.1.3. 社區健康檔案 19
3.1.2. 業務數據來源 19
3.1.3. 功能需求 20
3.2. 經濟管理部分 22
3.2.1. 收費管理 22
3.2.2. 藥房管理部分 23
3.2.3. 衛生材料物資管理 24
3.3. 監督管理部分 24
3.4. 公眾服務功能需求 25
3.4.1. 業務劃分 26
3.4.2. 業務描述 26
3.4.2.1. 健康教育與宣傳 26
3.4.2.2. 社區衛生服務電子醫務 26
3.4.2.3. 交流園地 27
3.4.2.4. 社區衛生服務熱線電話 27
3.4.2.5. 社區衛生信息發布管理 27
3.5. 綜合信息查詢與統計分析 27
3.5.1. 居民健康和流行病學智能分析 27
3.5.2. 綜合信息查詢與統計 28
第4章 六位一體的業務需求 30
4.1. 全科診療業務 31
4.1.1. 全科診療業務描述 31
4.1.1.1. 院前急救業務 31
4.1.1.2. 家庭病床 31
4.1.1.3. 全科診療及雙向轉診 31
4.1.2. 功能需求 33
4.1.2.1. 社區全科醫生工作站 33
4.1.2.2. 護士工作站 34
4.1.2.3. 家庭病床 34
4.1.2.4. 實現雙向轉診的信息共享 35
4.1.2.5. 實現社區疾病診療情況分析 36
4.2. 預防保健業務 36
4.2.1. 兒童保健 36
4.2.1.1. 業務描述 36
4.2.1.2. 功能需求 37
4.2.2. 婦女保健 39
4.2.2.1. 業務描述 39
4.2.2.2. 功能需求 39
4.2.3. 慢性病管理 41
4.2.3.1. 業務描述 41
4.2.3.2. 功能需求 42
4.2.4. 傳染病管理 43
4.2.4.1. 業務描述 43
4.2.4.2. 功能需求 44
4.2.5. 老年人保健 45
4.2.5.1. 業務描述 45
4.2.5.2. 功能需求 45
4.2.6. 營養、食品衛生與食源性疾病的預防控制管理 46
4.2.6.1. 業務描述 46
4.2.6.2. 功能需求 46
4.2.7. 寄生蟲、地方病及消毒管理 47
4.2.7.1. 業務描述 47
4.2.7.2. 功能需求 47
4.2.8. 普通體檢和周期性健康檢查 48
4.2.8.1. 業務描述 48
4.2.8.2. 功能需求 49
4.3. 計劃免疫業務 50
4.3.1. 業務描述 50
4.3.2. 功能需求 50
4.3.3. 計免監測管理(AFP、麻疹、新破、接種率監測) 51
4.3.3.1. 業務描述 51
4.3.3.2. 功能需求 51
4.4. 健康教育部分 52
4.4.1. 業務描述 52
4.4.2. 功能需求 52
4.5. 康復部分 53
4.5.1. 精神病防治管理 53
4.5.1.1. 業務描述 53
4.5.1.2. 功能需求 54
4.5.2. 殘疾人康復管理 54
4.5.2.1. 業務描述 54
4.5.2.2. 功能需求 56
4.6. 計劃生育技術服務 56
4.6.1. 業務描述 56
4.6.2. 功能需求 57
第5章 數據及整合需求 58
5.1. 編制深圳市社區健康服務信息化標準 58
5.1.1. 編制內容 58
5.1.2. 標準編制方式 60
5.1.3. 編制原則 60
5.2. 為構建市衛生數據中心服務 61
5.2.1. 建設數據中心目標 62
5.2.2. 數據中心作用 63
5.2.3. 數據中心的規劃 63
5.2.4. 數據采集及存取規范 64
5.2.5. 數據共享和信息交換平臺 64
5.2.5.1. 節點管理 64
5.2.5.2. 元數據管理 64
5.2.5.3. 公共代碼管理 65
5.2.5.4. 數據比對 65
5.2.5.5. 數據同步 65
5.2.5.6. 數據抽取 65
5.2.5.7. 數據交換 66
5.2.5.8. 數據存儲、備份、容災 66
5.2.5.9. 標準管理 66
5.2.5.10. 應用支持 66
5.2.5.11. 系統管理 66
5.2.5.12. 運行管理 66
5.3. 與其他系統整合需求 68
5.3.1. 系統應用整合 68
5.3.2. 數據應用整合 68
第6章 技術需求 70
6.1. 應用功能需求 70
6.1.1. 短信語音平臺的應用 70
6.1.2. 互聯網服務 70
6.2. 接口功能需求 70
6.2.1. 衛生系統內的接口功能需求 71
6.2.2. 與相關部門接口功能需求 71
6.3. 安全設計要求 72
6.3.1. 系統的安全目標 72
6.3.1.1. 信息傳輸的安全性 72
6.3.1.2. 信息存儲的安全性 72
6.3.1.3. 信息訪問的安全性 72
6.3.2. 系統的安全管理 73
6.3.2.1. 系統安全 73
6.3.2.2. 病毒防范 74
6.3.2.3. 防入侵管理 75
6.3.2.4. 防泄漏管理 75
6.4. 數據設計要求 77
6.4.1. 數據維護與災備設計 77
6.4.1.1. 數據維護與災備策略 77
6.4.1.2. 數據備份設計 77
6.4.1.3. 數據恢復設計 78
6.4.2. 數據倉庫設計 78
6.4.3. 數據服務設計 79
6.4.3.1. 數據共享服務 79
6.4.3.2. 數據傳輸交換服務 79
6.4.3.3. 數據安全保證服務 79
第1章 概述
社區衛生服務是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政府領導、社區參與、上級衛生機構領導下,以基層衛生機構為主體,全科醫生為骨干,合理使用社區資源和適宜技術,以人的健康為中心、家庭為單位、社區為范圍、需求為導向,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為重點,以解決社區主要衛生問題、滿足基本衛生服務需求為目的,融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等為一體的,有效、經濟、方便、綜合、連續的基層衛生服務。
深圳市衛生局從1999年開始社區健康服務中心信息化建設。目前,全市367家社康中心基本完成了相應的軟硬件建設,各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內部基本建立相應的信息管理網絡,基本實現個人和家庭健康檔案、社區診斷和六位一體服務內容的電腦化管理。
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的信息化建設在促進社區衛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現有信息系統在實現社區健康業務的信息化、消除信息孤島等方面,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隨著社區衛生事業的發展、社區健康服務中心規模的擴大、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業務量的增加、社區健康服務中心與外部相關單位業務關聯的頻繁,以及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現有的社區健康服務信息系統表現出了較大的缺陷,形成了“新的信息孤島”,造成社區健康檔案不能在全市范圍內實現共享,信息不對稱,業務數據不能利用,對我市社區衛生信息化工作提出了嶄新的挑戰,為了適應形勢的發展需要,配合全市醫療體制改革、建設“和諧深圳、效益深圳”的工作目標,對全市社區衛生信息化進行重新規劃和整合成為現實的工作內容。
1.1. 編寫目的
為了深圳市社區衛生信息化建設工作能更好地遵循統一規范、統一業務標準的要求,讓建設單位、使用單位、管理單位等各方能夠無歧義地理解、執行并完成好深圳市社區衛生信息化系統平臺的研發工作,讓有興趣了解該項目基本情況的人員快速明白來龍去脈,并最終達到項目預期的效果,特編寫本軟件需求說明書。
1.2. 名詞定義
1.2.1. 社區
是指在一個共同的生活區域內,由鄰里群體所形成的關系共同體。它是一個人們憑借共同的地域生活努力和共同的地域生活經歷、憑借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共同組織的接觸、憑借人們認識自身的方式而構成的情感共同體。它至少包括以下特征:地域要素(區域),經濟要素(物質生活)、以及社會要素(社會交往)以及社會心理要素(共同紐帶中的認同意識和相同價值觀念)
1.2.2. 健康檔案
健康檔案是指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整個生命過程中其健康狀況的發展變化情況以及所接受的各項衛生服務記錄的總和。
1.2.3. 社區健康服務
社區健康服務是以社區居民為對象,以促進健康為目標,提供健康促進、衛生保健、醫療康復等綜合、連續、系統的保健服務。
1.2.4. 電子病歷
電子病歷的定義版本很多,在這里,我們姑且定為:病人在醫療機構的診療活動中產生的全部數據數字化后集合。電子病歷包含在健康檔案當中。
1.2.5. 診療數據
是指病人在醫療機構中的一切醫療活動,例如檢查、檢驗、治療、處方、醫囑、病歷等產生的各種文字、信號、影像等多媒體數據。
1.3. 建設背景
社區健康服務是城市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目標的基礎環節。大力發展社區健康服務,構建以社區健康服務為基礎、社區健康服務機構與醫院和預防保健機構分工合理、協作密切的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對于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優化城市衛生服務結構,方便群眾就醫,減輕費用負擔,建立和諧醫患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深圳市城市社區健康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基層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工作已經按“六位一體”的要求開展;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等業務基本形成;但社區健康服務相關信息化建設并未從整體上進行規劃,并且部分業務還是手工處理數據,作為核心業務的深圳市居民健康檔案的信息標準化、規范化還未制定;社區健康服務決策支持信息系統還未規劃;各業務之間信息無法交換與共享,形成大量的重復工作,造成人力、財力資源的浪費。這都極大地制約了我市衛生事業的發展。
根據市衛生局黨委要求,重點解決數據“重復錄入”、居民健康檔案不能共享、業務數據不能利用等問題,并為進一步提高我市公共衛生管理水平,進一步加強社區健康服務信息化的工作,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在全市范圍內建立統一的市民健康檔案,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我市社區健康服務信息系統。通過整合全科醫學、循證醫學、衛生管理科學及吸收國內外衛生組織的一些成功的疾病管理方法和技術,將社區居民健康管理、雙向轉診、中心日常事務管理和各級行政決策支持管理三方面有機融為一體,完成社區健康服務機構的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六位一體的功能;調整和整合各部門、上下級之間條塊分割的網絡信息資源、實現業務協同和數據共享,建立具有統一功能體系、統一指標體系和統一操作模式的社區健康管理信息系統,提高社區健康管理和業務指導機構的管理效率和質量,向社區居民(包括流動人口或暫住人口)提供更滿意的衛生健康服務。
建立深圳市社區健康服務信息系統,通過全市的衛生信息數據中心的數據共享與交換,對全市基礎衛生數據的集中存儲和分析,形成完整的全市市民健康檔案資料,為疾病預警和宏觀衛生決策提供客觀數據資料;系統在規范社區健康服務業務的同時,引進先進的數據存儲與數據挖掘技術,提高管理的效率改善服務質量,通過信息化的過程和手段規劃出符合實際情況的健康檔案標準和社區健康服務流程,更好地為群眾提供高效的衛生服務。
1.4. 建設目標
(一) 根據深圳市社區健康管理的需求,研發網絡版的社區健康服務信息系統,能夠滿足社區健康服務“六位一體”的所有功能的信息管理,實現社區健康服務中心與市衛生數據中心、各隸屬醫院間數據的共享、交換。
(二) 能夠有效整合婦幼保健、計劃免疫、慢性病管理、社保、勞務工保險等應用系統,徹底解決數據重復錄入問題,實現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所有業務數據的共享和交換。
(三) 信息采集項目和內容能滿足婦幼保健、計劃免疫、應急指揮、傳染病管理等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對社區健康服務中心信息采集和交換的需求,能夠與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平臺上的子平臺進行信息共享和交換;能滿足社會保險、勞務工醫療等外部信息系統對其的信息需求,實現系統間的信息傳輸及共享。
(四) 實現收費管理、工作量管理、質量管理等日常信息管理工作。
(五) 建立集中與分布相結合的數據管理中心。
(六) 實現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所有數據的備份和恢復功能;實現數據的錄入、修改、查閱、傳輸的授權和痕跡保留等安全保密措施。
(七) 實現全市社區居民醫療、健康信息的集中存儲和利用,實現人的整個生命周期健康信息的完整記錄。
(八) 逐步實現大型(專科)醫院、社區健康服務中心之間,授權后病人信息的網上交互,實現全市各醫院、社區健康服務機構間醫療衛生信息共享;加速全科醫生首診制的實現,使醫療資源得到合理化分配。
(九) 建立基于深圳市社區健康服務綜合信息管理數據的智能居民健康和流行病學數據分析系統,為衛生局領導、相關業務處室和社會提供預警信息、健康服務信息、居民健康檔案信息、疾病流行狀態與預防信息和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