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人民醫院信息化建設一體化集成系統項目軟件需求一覽表及技術規格
一、項目總體要求:
1、全部應用軟件必須由一家公司負責實施集成。
2、在云南必須有穩定的實施及服務隊伍。5年之內須有3-5名技術人員常住我院。
3、與所有區域衛生平臺免費無縫對接,今后可與居民健康卡系統無縫集成,免費對接。
4、與我院目前使用的LIS(科華)、病理系統(華海)、成本核算系統(望海康信)、體檢系統(天方達)、財務管理系統(用友)的系統進行接口,實現無縫對接。
5、軟件必須滿足我院一院兩區(老院區、新區)的統一核算及管理需要。
6、投標公司必須提供至少一年的免費服務期(項目驗收后),在免費維護期內軟件因政策需要進行的功能性調整應免費提供,免費維護期滿以后的服務費不得超過軟件合同金額的3-5%。
7、提供完整的培訓方案。
8、免費為我院培養3-6名系統管理員
二、項目背景及建設需求:
國家醫改將醫療衛生信息系統作為醫改整體方案中“四梁八柱”的“八柱”之一,對加快醫院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同時國家衛生部頒布了醫院電子病歷系統相關標準,在政策層面推進了我院數字化醫院建設步伐。
另一方面,我院近年來快速健康發展,業務持續增長,我院經過慎重研究并向上級主管部門請示,決定利用醫改和醫院業務發展對信息系統應用需求的不斷提升的契機,以“總體規劃、分布實施”,“高效、實用、共享”的原則方針,逐步建設我院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數字化醫院信息系統,并開展此次項目招標采購。本次項目應用軟件招標內容包括:
2012年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數字化醫院信息系統軟件采購清單
1 門診掛號系統
2 一卡通系統
3 門診收費系統
4 門診醫生工作站系統
5 分診排隊叫號系統(門診、藥房、醫技)
6 住院登記系統
7 住院收費系統
8 住院護士工作站
9 住院醫生工作站
10 中、西藥庫管理系統
11 住院、門診藥房管理系統
12 處方發藥管理系統
13 醫囑擺藥系統
14 配液中心管理系統
15 病案管理信息系統。
16 護理管理系統
17 感控管理系統
18 耗材管理系統(一次性耗材、辦公用品)
19 全條碼固定資產管理系統
20 醫保接口(醫保、新農合醫保)
21 導醫系統
22 病人費用清單自助服務系統
23 結構化電子病歷系統(門診、住院)
24 臨床路徑管理系統
25 病歷質控管理系統
26 單病種管理系統
27 臨床藥學管理信息系統(處方點評、抗菌藥管理系統)
28 合理用藥監測系統
29 移動查房系統
30 移動護理系統
31 門診輸液管理系統
32 PACS系統(放射、超聲、內鏡、病理、心電、10個三維重建授權)(設備清單附后)
33 手術麻醉系統
34 重癥監護系統
35 HR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36 OA辦公管理系統
37 績效考核系統
38 預約掛號系統
39 自助掛號系統
40 全成本核算系統
2013年完成系統
1 病人回訪管理系統
2 數據挖掘管理系統
3 區域醫療協同系統
4 物聯網管理系統
5 藥品超市管理系統
6 醫院門戶網站
7 門禁系統
數據庫及安全管理軟件清單
1 oracle 11G數據庫軟件2CPU
2 桌面管理軟件
3 數據災備管理軟件
三、建設原則:
系統應采取立足當前、解決急需、著眼長遠、逐步升級的思路,以解決實際應用中的主要矛盾為主,突出規范性、安全性、實用性和先進性。在統一的標準規范的基礎上,采用一體化醫療信息管理(IHE)系統框架,對醫療標準化語言的使用方法進行定義,從而實現全面整合醫院管理信息系統(HIS)、影像傳輸與歸檔系統(PACS)、實驗室檢查系統(LIS)等電子數據的電子病歷。
(一)整體性原則
系統建設應充分考慮醫院醫療業務的發展,整個系統必須隨著醫院的發展而做出相應的擴展,向醫院提供一個醫院管理平臺系統建設的整體規劃,系統能滿足醫院的總體需求。整個系統都應符合以系統集成為中心的數字化醫院建設思路,各子系統的軟、硬件設計均應考慮到滿足總體需求,在進行聯系的時候就有“共同語言”,不會造成因為“語言”不同而造成的無法溝通。
(二)標準化原則
系統按照國家衛生部《醫院信息系統功能規范》、《病歷書寫規范》、《處方管理辦法》、《電子病歷基本架構與數據標準(試行)》、《健康檔案基本架構與數據標準(試行)》、衛生部部頒標準2011年《基于電子病歷的醫院信息平臺建設技術解決方案》、衛生行政部門其他有關病歷書寫相關法規、規范要求以及國家信息管理的標準、HL7數據交換標準、ICD-10、結構化電子病歷XML設計,并具備根據院方實際工作需要本地化修改完善。
(三)標準接口原則
系統應遵循醫院指定的行業標準并制定相應的技術接口,支持以集成平臺進行應用集成的技術標準,實現較高的標準化要求,以達到統一管理,統一標準,互聯互通的要求。
(四)實用性原則
實用性是評價軟件系統的主要標準。應標系統應該符合現行醫院體系結構、管理模式和運作程序,能滿足醫院一定時期內對信息的需求。能對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工作效率,管理水平,為醫院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產生積極的作用。
(五)安全性和保密性原則
系統建設要實現7×24小時連續安全運行,性能可靠,易于維護。系統要具有高可靠性和多種應急解決方案。應用大型關系數據庫或后關系數據庫提高系統的處理速度和響應時間。設置有多種內部網絡設置層級授權機制,設定系統內部終端和訪問者的權限,設定操作者多層級電子簽名機制,防止數據刪改和電子確認的漏洞。
(六)先進性原則
系統要具有國內領先的水平,并且在可持續發展性上要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具有較大的升級空間,無論是操作平臺的選擇,還是軟件功能的編制,都有一定程度的超前性。應用軟件前臺開發工具應為結構化的面向對象可視化編程語言,其用戶界面盡可能實現易學、易用、易維護的人機交互形式和圖形化的界面。
(七)開放性與可擴展性原則
系統要允許用戶增加模塊、數據庫、字段等。系統應該采用開放式的系統軟件平臺、模塊化的應用軟件結構,確保系統可靈活地擴充其業務功能,并可與其它業務系統進行無縫互連;提供必要的輔助臨床接口(如醫保等);提供豐富的外聯接口(如條碼、磁卡、IC卡、公共顯示裝置等);能方便地進行軟件的客戶化(如軟件模塊的修改、增減、合并與分拆等),滿足業務種類增加和業務流程變化的需求。系統對無法預見的業務增長提供足夠的可擴展性,并且能夠快速部署,當服務地點和容量增加時,不需要替換已有的硬件和軟件;
(八)網絡統一與共享原則
系統提供統一的工具來管理應用數據,各個部門都能夠從醫院網絡中獲取整個醫院的相關部門產生的數據;核心骨干數據網是集中共享地,提供端到端的穩定快速的連接能力。
|
|